AD

2017年8月31日星期四

科技能解決睡眠問題嗎?|封麵故事

2017年3月20日浙江杭州七院睡眠障礙症療中心,患者接受慢性小腦電刺激治療


"



科技發展與消費主義致力於解決睡眠問題的同時,也製造著睡眠問題。


"



睡眠是一件孤獨、不可分享的事嗎?也許它曾經是,但在如今這個被科技和消費主義包圍的時代,隻要你有智能設備相伴,你就不是一個人在睡覺——算法無時無刻不在觀察你,企業家借助觀察所得的大數據,親切地戳中你的痛點,精確指引出消費的方向。


有人戲稱,現代人對睡眠的焦慮和重視程度,以及在此基礎上構建的龐大的產業體係,幾乎可用"睡眠邪教"來形容。睡眠焦慮的種種現代解決方案背後,支撐起睡眠產業的究竟是哪些迷思?或許,真正值得人類憂慮的,不隻是"睡不著"的問題。



被數據定義的睡眠


高嵩清楚記得,他第一次以創業者身份報名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是2016年初,他和搭檔竹東翔創立的"蝸牛睡眠"剛成立一年。那時候,展會上最火的是無人機、3D打印、VR技術,而他們被分在大健康類,與健康健美有關的產品擠在一片。今年年初再去,曾經風光一時的那些名詞熱度降低,但他們從大健康裏單列出來,在"睡眠科技(Sleep Tech)"專區有了一席之地;預定明年展會時,他發現睡眠科技區展位又擴大了三倍,隨之而來的是數量激增的競爭者。


每個跡象都預示著睡眠產業向上走的趨勢,這讓高嵩感到滿意。他們原想做智能枕頭,歪打正著,與之配套開發的睡眠App比枕頭更早贏得了市場——據公司數據,作為中國手機軟件市場睡眠類應用下載量第一的App,從2015年8月19日上線至2017年7月底,蝸牛睡眠的總下載量已近1000萬,日活數達到56萬。


和運動手環、記步等時下流行的健康數據監測產品一樣,睡眠App將用戶的生活習慣解析為各項指標與數字,隻不過這次瞄準了睡眠質量評估。以蝸牛睡眠為例,從躺床按下"開始睡眠",到第二天起床,隻要手機放在枕邊床墊上,醒來睜開眼,用戶就會看到一個按時間橫軸展示的深淺睡眠圖表和一串數字——包括入睡時間、從入睡到睡著花了多久、睡眠總時長、環境噪音分貝數、深睡及淺睡時間、夜醒或做夢時長、翻身次數。基於所有這些數據,用戶的睡眠經過軟件內置算法的運算得到一個綜合評分。


也就是說,截至2017年7月,中國至少1000萬人嚐試用數據解析自己的睡眠,每天約56萬人將睡眠交給算法,並像參加考試一樣關注自己昨晚的睡眠得分。可以推斷,實際數字要比這個多得多:且不提市場上眾多其他同類軟件,哪怕你沒有刻意下載睡眠類App,手機內置的健康數據監測軟件也已經"貼心"地記錄你很久了——連你自己都忘了是什麼時候點過"允許"。


2017年1月3日美國拉斯維加斯,2017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工作人員展示一款名為2breathe的幫助睡眠的傳感器腰帶


早在10年前,《連線》雜誌首任主編凱文·凱利、技術專欄作家加裏·沃爾夫就提出了"量化自我"(Qualified Self)的概念。在一次主題為"數據化的自我"的TED演講裏,加裏·沃爾夫用一連串數字介紹了他的前一天:6點10分起床,0點45分睡覺,夜間醒來1次,心率每分鍾61下,血壓127/74,鍛煉了0分鍾,攝入600毫克咖啡因,0毫克酒精……飲食和健身要計算卡路裏,身材胖瘦靠BMI指數衡量,睡眠質量由算法評分。其實這種量化邏輯早已有之,隻是隨著感應器、芯片技術和算法的優化,科技已超越人類感官的局限,在人類無法知覺之時繼續行使監測功能。


監測睡眠不是多複雜的技術。據蝸牛睡眠CTO竹東翔介紹,市麵上睡眠類App常見的監測方法無外乎以下幾種:利用手機內置的加速傳感器監測身體運動,利用麥克風捕捉呼吸頻率,超聲波無線探測身體微運動,或用紅外傳感器測量脈搏。蝸牛睡眠采用的是前兩種,利用體動判定用戶處於深睡、淺睡或清醒的不同狀態,麥克風錄下波段異常的鼾聲或夢話。


近期實驗結果顯示,蝸牛睡眠的監測數據準確度平均在76%左右。在竹東翔看來,這對一個手機App來說已經很不錯了。麵向大眾市場的個體家用式睡眠監測軟件,精確度自然不比醫療級專業監測設備。而且空有數據說明不了什麼,如何解讀和評價數據,才是用戶真正關心的問題。


解讀和評價需要客觀標準:什麼是"正確的睡眠"?



睡眠是問題,還是"被認為"是問題?


是否存在所謂正確、普適的人類睡眠作息習慣,這個問題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


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曆史學家A.羅傑·艾克奇在《白晝將盡:舊時代的夜晚》中對前工業時代的夜晚與睡眠作了一番社會曆史圖景的研究,以從中世紀後期到工業革命發生前西方社會的旅行劄記、書信、文學作品、法庭記錄、歌謠、習語等大量曆史資料為基礎,重構出當時的夜生活——他認為有充分證據顯示,在愛迪生發明電燈前,人們習慣的作息方式是兩段式睡眠。


所謂兩段式睡眠,即在日落之後的夜晚時間裏,睡眠是被分為前半夜和後半夜兩段的,兩段睡眠間有約一到三小時的清醒時間,大概在午夜1點到3點,人們可能會祈禱、與家人聊天、看書、冥想、思考、寫作以及做愛。當時的英文文獻中,也出現了許多"第一段睡眠""第二段睡眠"的描述,而法語"premier sommeil"、意大利語"primo sonno"、拉丁文"primo somno"這些指稱"第一段睡眠"的短語,都佐證了分段睡眠在當時的歐洲普遍存在。在凱倫·埃姆斯利《一分為二的睡眠》對此書的介紹中,午夜的短暫清醒,是一段安靜的、最接近與神交流的時光,但隨著電燈的發明,黑夜逐漸被侵占,第一段睡眠就此終結。


這意味著,現代人認為自然的、最正確的作息時間,有可能隻是一種社會文化建構,如社會學家西蒙·威廉斯所說,睡眠是"透視社會世界的一個窗口"。2002年,卡羅爾·M·沃斯曼與梅麗莎·K·梅爾比曾發表文章,從跨文化及人類生存演化視角對人類睡眠曆史進行梳理,發現尚未被現代時間概念"洗腦"的人類遠祖作息時間相對靈活,也經常會夜醒,但他們並不將其視作"睡眠問題";恰恰相反,睡得太沉才可能是最大的困擾——那樣會大大提高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被入侵掠食的危險。按進化論觀點,反而是睡眠輕的那類人更容易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2015年,學者甘地·葉提思等人在坦桑尼亞、納米比亞、玻利維亞的原始部落進行了睡眠研究,探究人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前是如何睡覺的。結果表明,原始部落人們的睡覺時長約5.7至7.1小時,與現代人沒有本質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從前沒有一個人抱怨失眠問題。



睡不好的"墨菲定律"


嬰幼兒睡眠谘詢師王石雲月遇到過這樣一個新手媽媽,對方極焦慮地告訴她,自己孩子七個月大,睡眠問題非常嚴重,每天夜醒七八次。按慣例,王石雲月讓她用塗睡眠時間表的方式,記錄孩子每天的睡覺和蘇醒時段。拿到家長的反饋,王石雲月被其記錄的詳細和精確驚到了:比如,6點38分起床,淩晨1點21分夜醒,吃左邊奶三分鍾,吃右邊奶五分鍾……焦慮全透過數字寫在紙上。


嬰幼兒睡眠谘詢師王石雲月


"甚至在某些夜醒的點,她是會在'期待'這些,就知道這些不好的事一定會發生。然後真的會發生,有點墨菲定律那種感覺。"王石雲月形容這位新手媽媽的心態。再深聊下去,王石雲月發現,這位媽媽所理解的"夜醒",有時根本隻是"孩子翻了一個身"。翻身本是正常現象,但由於孩子翻身帶來了"可能是夜醒"的不安,該新手媽媽常對孩子的睡眠進行幹預,反而把孩子吵醒,於是夜醒成了事實。


"有時候真的會覺得,不是孩子睡不好,是家長不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睡,控製不住要去抱哄。"


這在西方嬰幼兒睡眠的跨文化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阿維·薩德與約迪·明德爾等人2011年發表的論文比較了西方社會與亞裔社會中父母對孩子睡眠問題的感知,結果顯示,後者認為孩子有睡眠問題的比例是52%,其中17%認為問題嚴重,顯著超過前者26%(其中2%嚴重)的比例。


對嬰幼兒來說,究竟怎樣才稱得上睡眠問題?王石雲月傾向的判斷標準是,當孩子的睡眠已經影響到大人了,就應當尋求幫助。實際上,她也曾是因孩子的睡眠而瀕臨崩潰的新手媽媽。有人曾打趣說哺乳期的媽媽是"24小時型人",與常見的作息節律分類"晨型人/夜型人"不同,媽媽們"不需要睡眠,全靠一口仙氣吊著"。新生兒父母,在責任感的召喚下成為睡眠剝奪最嚴重的群體之一。


接觸專業的嬰幼兒睡眠知識後,她開始反思"一切以孩子需求為重"的家庭觀——若大人因睡眠剝奪無法保持平和的情緒和良好家庭氛圍,孩子不可能不受影響。她相信孩子也不過是家庭成員中的一份子,隻有每個成員的重要性平等,才可能真正彼此尊重。


而王石雲月接手的案例裏,除了新手媽媽因經驗知識不足導致的失措、占比低的病理性睡眠問題外,大部分都摻雜著家庭和教養方式、社會觀念等因素。複雜的大家庭關係、不同代際共同育兒帶來的觀念衝突,有時也會影響嬰幼兒睡眠,這些在西方社會鮮有機會處理的問題,在中國尤為明顯。


讓她印象尤深的一個案例是,谘詢對象表示孩子已經兩歲了,但仍無法獨立入睡。聽起來像是孩子不夠獨立,了解細節後才知道,哄孩子入睡的隻能是外婆,隻要外婆不在不哄,孩子就大聲哭鬧拒絕入睡,任爸爸媽媽誰哄都無濟於事。隨著谘詢深入,曾經的親子中斷、家庭成員的矛盾、小戶型對居住安排的影響等問題逐漸顯露出來。這時,在睡眠谘詢之外,教養谘詢的引入也相當必要,王石雲月嚐試通過家庭會議、重建睡前程序等方式,讓孩子與父母恢複連接。


為期21天的谘詢後,結果未能讓王石雲月滿意——孩子還不能完全獨立入睡。但家長是基本滿意的,至少孩子已經願意讓媽媽哄了,有時媽媽不哄也可以自己睡。單要改變睡眠習慣,21天或許足夠;但要修複親子關係,又豈是一朝一夕的事。就像她曾告訴那對父母的:"你用多少時間把孩子推出去,你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把孩子拉回來。"


正是在這種家庭關係複雜的案例中,王石雲月意識到,這或許是她作為睡眠谘詢師無法輕易被機器和數據取代的地方。



活在24/7的現代社會


回溯曆史上人類對睡眠的認識,其實是相當有趣的:在古希臘,人們認為睡眠是一種"中毒現象",罪魁禍首是"白天活動時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15、16世紀,有人提出睡眠是一種"大腦暫時關閉的狀態",原因是"血液衝到腦部,對大腦造成壓力";直到20世紀,被譽為"現代睡眠研究之父"的克萊特曼將腦電波應用於睡眠研究,發現了快速眼動睡眠期(REM),睡眠才真正成為一種科學。


來源:中國睡眠研究會《2017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


但某種程度上,正是科學提供的理論和數據,助推了消費主義的睡眠迷思。人類或許從未像今天一樣把睡眠看得如此重要:從眼罩耳塞、枕頭床墊床單床套,到褪黑素、腦電睡眠儀、熏香、助眠噴霧、睡眠飲料,再到各類白噪音軟件、助眠音樂、睡眠質量監測軟件、睡眠谘詢師、睡眠寶典書籍、睡眠社交,甚至在網絡社區上,消費者評測各類助眠產品,給出關於品牌和挑選方法的建議。消費主義的思路擅長把問題轉化為商機,於是,市場在科技的支持下提供各式各樣的睡眠解決方案——這是個看起來完美的商業閉環。


可睡眠問題真能因此迎刃而解嗎?在以上種種消費情境中,與其說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不如說是解決問題的期許和可能性;至於問題最終能否解決,因人因情況而異。在睡眠產業的創業者身上,悖論最為突出:高嵩不無自嘲地說,自己本來睡眠沒問題,創業後便睡不好了——"做睡眠的人自己卻睡不好覺。"


睡不著的焦慮,被科學佐證和消費主義二次強化,皆強調同一種"科學正確的睡眠觀":睡眠很重要,要在合適的時間入睡,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最終目的卻是"睡得更少但也能睡得好"的高效人生。


市麵上的睡眠寶典書籍中,"如何讓你的睡眠更高效"之類的推薦語頻頻出現。蝸牛睡眠初創時的品牌標語也叫"讓你的睡眠有效率",這是高嵩的想法。後來,這個標語被公關團隊建議改成了"不止美夢",尊重團隊專業意見的他還是有些不理解:"原來那個有效率,不是挺好的嗎?大家都在追求高效的生活嘛。"


2010年的TED演講裏,加裏·沃爾夫將"量化自我"的趨勢解讀為"更好地了解自我",並隨之引出"如何更高效地生活"的話題。但在社會人文領域,這被視作現代主義者對於效率和生產力的迷思、用科技掌控一切的幻想,因此受到批判。英國學者戴維·莫利在《傳媒、現代性和科技》中對這種"科技控製憧憬"進行反思,認為"科技手段在解決現存問題的同時又引發了新的問題"。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者王洪喆對此也不樂觀:


"睡眠問題是個現代問題。它在前資本主義社會有更豐富的形式和內涵,比如中世紀人的兩段式睡眠,但這些多樣性在當代量化睡眠的評價體係中都是睡眠效率低下,睡眠的失敗。在量化係統中,睡眠時間變成一個需要精確控製和監控的勞動力再生產過程,睡眠的低效意味著勞動時間的減少和低效,意味著在資本主義製度下雇傭勞動者的失敗。量化自我管理成為了自我剝削和榨取效率最大化的過程。"


王洪喆的觀點,正是喬納森·克拉裏在《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一書中的主要觀點。現代睡眠焦慮引發的所謂"睡眠革命"的群體消費行為,在華威大學醫學院"睡眠、健康與社會"研究團隊看來,未免有些小題大做:"真正的睡眠革命,應當是針對貧窮、底層勞工、惡劣居住環境、暴力、心理疾病等問題發起的反抗運動。"


當19世紀初歐洲機械表被廣泛使用,19世紀晚期愛迪生改進了電燈,曆史車輪一旦轉動起來,被現代社會裹挾的人注定無法超脫所處的時代。朱迪·迪恩為該書撰寫的推薦語描述得很精準:一周7天、每天24小時的"24/7式生活"裏,"資本主義每時每刻都在操控我們的生活,睡眠作為最後的抵抗,也難逃被終結的命運。"


但我們真的有必要這麼悲觀嗎?至少,麵對病理性睡眠障礙,大數據帶來的病情初篩功能確有用武之地。就連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談及數據主義的未來時,也不敢輕易下斷言,而是以三個問題結束了全書論述:"生物真的隻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隻是數據處理嗎?智能與意識,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與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麵對未來,所有人都隻能懷揣疑問,保持謙遜。


(參考資料:《新知·黑夜與睡眠》、喬納森·克拉裏《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戴維·莫利《傳媒、現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學"》、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戴維·紐曼《歡迎光臨社會學》、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睡眠特展"(2011年4月至10月)、劉振聲《"量化自我"——從數據化個體的角度重新審視"大數據"》、Garol M Worthman, Melissa K Melby. "Toward a Comparative Developmental Ecology of Human Sleep" / Sophie McBain. You snooze, You lose: Why Sleep is Back on the Agenda / Gandhi Yetish et.al,. Natural Sleep and Its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ree Pre-industrial Societies / Avi Sadeh, Jodi Mindell, Luis Rivera. "My child has a sleep problem":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parental definitions. )


本刊記者/邱苑婷  發自北京  實習記者/段弄玉 崔健一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在一起"後絕不是隻能進不能退2017年07月27日
【教程】如何正確使用和維護電池?手機、相機、筆記本通用2017年07月27日
孫正義最新預言:巨變即將到來,感覺睡覺都是浪費時間2017年07月27日
【CHRC分享活動】20170802-北京-管理培訓生招募與培養論壇2017年07月27日
沈從文:李白的胡子應該是翹翹的!2017年07月27日
國際奧賽再現黑馬,不過我更關心韓國數學課和中國到底有何不同?2017年07月27日
蒙牛、旺旺、可口可樂集團要做同一款產品!到底誰能贏?2017年07月27日
"我愛生活,我愛加班"2017年07月27日
好久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的懸疑片了2017年07月27日
重回侏羅紀,你能跑贏霸王龍嗎?2017年07月27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