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

500名北大保安的勵誌故事,是逆襲神話還是毒雞湯?


北大保安能逆襲

很大程度上

還是得益於"北大"這個標簽



北京大學西門的保安。北大濃厚的文化學術氛圍,無形中影響了很多人。圖/中新


  在2017年高考季,"北大保安"成為熱詞。一份得到北大保安大隊長王桂明認可的數據顯示,到2016年,北大保安考上大學的數量增加到500人,其中大部分是大專,少量本科,還有12名研究生。


  近日掛在網上的一則北大保安招聘信息,專門提到了這一點:"(北大保安)還可以參加北京市的成人高考和自考,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耽誤。""近幾年來,北大保安大隊有百餘名保安員靠自學和成考,拿到大專或本科學曆。"


到北大當保安


  和江斌不一樣,張俊成一開始並沒有考學的想法,人生的轉折源於一次遭遇外國人的經曆。有一天,正在站崗的張俊成攔下了7個進北大觀賞的外國遊客。由於語言不通,他隻能試圖用中文解釋他們不符合進校條件。不知道外國人是否聽懂了,但見他們轉身走到馬路對麵,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正要揚起笑臉,不過一瞬,外國人的拇指朝下,做了一個鄙視動作。張俊成頓時感到血衝向了頭頂。     


  張俊成下定決心要學好英語,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尊,更是出於北大保安與外賓溝通的需要。北大保安大隊大隊長王桂明在接受采訪時曾經提及,1994年文保保安公司入駐北大時,保安經常遇到外國人問路的尷尬,雖然都是一些簡單的詞彙,但大多隻有初中學曆的保安也聽著像天書。


  後來,王桂明發現有的保安開始在業餘時間自學"英文100句"。他向公司建議為保安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得到了支持。


  2016年,《魯豫有約》委托哈佛畢業生彭朗去北大測驗保安的英語水平。被采訪的四位保安,有兩位不會英文;一位口語發音地道、流利,用英語聊天沒有障礙;還有一位口語發音一般,但能順利解決老外遇到的問題。


  在被老外挫傷自尊的第二天,張俊成就去對麵的早市,買了兩本初中用的英語教材。他底子薄,基礎差,100分的初中英語試卷,他隻能考7分剛開始自學時瞎念瞎背,沒有章法。     


  一天傍晚,他正在傳達室裏讀英語,英語係的教授曹燕路過,停下來聽了一會兒,說:"小夥子很上進,但你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學不好,還會學壞。"     


  過了一段時間,曹燕突然把張俊成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桌上擺著兩張聽課證,一張是北大英語強化班,一張是成人高考考前輔導班。


  對於英語強化班,曹燕推薦了四門適合他的基礎類課程。22年後,張俊成還清清楚楚地記得這四門分別是許國璋英語、新概念英語、英語精讀和聽力。     


  曹燕看著他,說了一句話:"你要想改變現狀,光靠自己學是不行的。"     


  張俊成於是開始在老化學樓、老地學樓和西門之間奔跑。上午7點開始上課,中午12點臨下課前,他提前離開,心裏默數著時間,從教學樓跑到西門要八九分鍾,快一點的話七八分鍾。12點一到,他已經換好了衣服,站在西門的崗亭上,由學生變成了保安。值班到下午3點,他又匆匆忙忙跑去上下午的課,直到5點,再次跑回西門。     


  張俊成住在6個人的宿舍,每晚10點熄燈,一開始,他在熄燈後偷偷蒙在被子裏拿手電筒看書。後來,他跟保衛隊申請,希望可以到會議室自習,時間延續到11點。隊裏體諒他,同意了他的請求。


  北大保安大隊大隊長王桂明曾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自豪地說,北大的保安隊為保安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求學的保安大開綠燈,幫他們調整適合學習的崗位和班次;另外,北大工會組織開辦的平民學校,每年都會為保安留出20個聽課名額。


  張俊成於1995年10月考上了北大法學院專科。回憶起當年,他告訴記者,當初曹燕老師把兩個聽課證放到他眼前時,最初他是婉拒的。英語培訓班一學期的學費是3600元,成人高考是1800多元。那時候,他每月的工資隻有214元,根本上不起。     


  曹燕當時就說,已經跟老師說好了,了解了他的情況,讓他免費聽。"看你挺上進的,阿姨想幫幫你。"     


  張俊成哭了。不僅是感動和感激,更因為對於一個背井離鄉的少年而言,這份溫暖太難得。     


  考上北大後,張俊成的睡眠時間更少。在三年法學院求學期間,他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課,晚上值夜班,從十點到次日七點。周末沒有課,全天值班。平均每天睡三個小時。 


  問到他如何堅持下來,他淡淡地說:"習慣成自然。"   


沒有圍牆的校園


  有時候,江斌會覺得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保安隊多數人來自農村,河北、河南、山東人較多,文化程度不高,懷抱考學目的的人占比很小江斌和他們之間仿佛有一麵無形的牆橫亙其間,幾乎沒有共同語言。     


  王謙也很少和不愛學習的保安來往。他見過保安和領導爭吵,見過有些保安難改痞子習氣,有些人滿嘴髒話。     


  相較而言,他更喜歡和學生交朋友。問他在當保安期間最感動的是什麼事?他說是一頓餃子。     


  剛當保安沒多久,王謙聽說康博思的水餃很好吃,但保安的飯卡不能用。一次,他無意間跟新交的朋友阿城提起,阿城說:"這有什麼,我帶你去吃。"滾燙的餃子落肚,如同他的心,熱乎乎的。     


  阿城是曆史係博士生,後來王謙和他熟了,每隔一周就會去他那吃飯,他帶去啤酒和小菜,兩個人熱熱鬧鬧地吃火鍋或燒烤。他說,這樣的生活"幹淨又熱烈"。     

  但有些現實也讓他沮喪。在北大,保安隻能在農園、藝園和暢春園一層吃飯,無法登錄校園網,不能進圖書館。王謙每月的工資是2400元,沒有獎金和加班費,也沒有五險一金和社保。     


  2015年,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會組織,來自社會學係、中文係、法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19個院係61名本科和碩博研究生參與撰寫的《北大後勤工人調研報告》指出,承擔北大校本部安全保衛任務的文安公司,沒有為在北大工作年限在兩年以下的任何一名保安繳納過社會保險。保安的流動性非常高。     


  江斌對記者說,有的保安來一段就走了,有的甚至早上八九點來了,中午飯吃完就走了。王謙回憶自己在北大曆史係工作四年間,人文學苑的保安來來去去至少有50個人。   

  

  考入北大後,有半年時間,江斌發現自己"怎麼都讀不進去書"。那年他已經25歲,以前的同學多數已經成家立業。同學聚會的時候,有人說,你怎麼還一個人孤零零漂著,多可憐。         


  而王謙則萌生了考研的想法,但父親不讚成,認為到了他這個年齡應該成家立業,不適合再讀書。     


  在老家的同學也勸他回去。一位同學在老家開了公司和酒店,年收入五六百萬。王謙覺得,家鄉人不懂他的追求。 

    

  "我就喜歡看書,越讀書越感到自己無知。他們過他們的生活,我過我的生活。"


  來北京後,王謙隻告訴父母自己做物業工作,不敢提到工資。這幾年,他一直用著以前攢下來的9萬元存款。     


  畢業後的張俊成漸漸明白,北大畢業證書隻是代表了一段學習經曆,能否實現自己的抱負,還需要實際行動。     


  2015年,張俊成創辦了長治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自己擔任校長。現在,他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傳遞給更多的孩子了。     


  江斌先後三次考研,都失敗了。2017年1月,他拿到北大的專科畢業證,回老家參加公務員考試,也落榜了。現在,他打算繼續考研。   

  

  王謙仍在曆史係讀書。不工作的時候,他喜歡在北京城閑逛。他去過五道口的酒吧,到工體看過球,參觀過國家大劇院和外交部。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來北京,發現公交坐反了。他一聲不吭地下了車,默默走回來時的路。現在,他覺得自己"完成了從鄉村到城市的轉變"。     


  江斌有時會想起自己在北大當保安的同事——來自西安翻譯學院的小方,從北大離職後自己開了公司,後來在全國各地作巡回演講;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畢業的佳佳,喜歡在水杯上畫畫;焦哥自己寫了本書,叫《拯救中華》;從解放軍偵察連退役的王哥在國際安全防衛學院學習過保鏢技術,身手一等一的好;丁詩人筆名未名苦丁,發表過諸多詩作。     


  2015年,丁詩人寫道:"莫道英姿晚,大器乃晚成。"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江斌、王謙、李仁木為化名)


大家都在看


孫楊!孫楊!!孫楊!!!


假貨泛濫全球,為啥屢禁不止?


長點心!男子睡前點了20盤蚊香,一家5口全部中毒…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 ID:chinanewsweekly 原標題:北大和保安的化學反應)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張素玲





相關文章
"在一起"後絕不是隻能進不能退2017年07月27日
【教程】如何正確使用和維護電池?手機、相機、筆記本通用2017年07月27日
孫正義最新預言:巨變即將到來,感覺睡覺都是浪費時間2017年07月27日
【CHRC分享活動】20170802-北京-管理培訓生招募與培養論壇2017年07月27日
沈從文:李白的胡子應該是翹翹的!2017年07月27日
國際奧賽再現黑馬,不過我更關心韓國數學課和中國到底有何不同?2017年07月27日
蒙牛、旺旺、可口可樂集團要做同一款產品!到底誰能贏?2017年07月27日
"我愛生活,我愛加班"2017年07月27日
好久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的懸疑片了2017年07月27日
重回侏羅紀,你能跑贏霸王龍嗎?2017年07月27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