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在27個主要高鐵客運站推出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這也標誌著國家鐵路首次將餐飲服務大門向社會開放。該消息除了吸引消費者眼球外,也讓眾多餐飲企業躍躍欲試,其中擁有互聯網技術與點餐業務優勢的外賣平台更是垂涎於鐵路這碗"飯"。但北京商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盡管目前三大外賣平台都已經嚐試與相關部門溝通,欲涉足鐵路訂餐項目,但進展並不順利。
百度外賣多次對接無果,美團外賣也沒有等來橄欖枝,而與上海鐵路局短暫合作過的餓了麼,其鐵路訂餐服務已被叫停。一時間,麵對正釋放明顯開放信號的鐵路餐飲市場,野心勃勃的外賣平台遇到了重重的現實困境。
一頭熱
根據鐵總發布的消息顯示,本次鐵路部門向社會餐飲企業開放的訂餐服務,並未對合作企業的選擇提出特別限製,僅表示鐵路部門將依照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對網絡平台提供者、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配送單位的相關資質、準入條件、餐食衛生等進行監督,同時,鐵路部門還強調此次訂餐服務本著開放合作的思路。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外賣平台對於鐵路網絡訂餐十分熱情,先後有多家外賣平台嚐試與鐵總對接鐵路網絡訂餐事宜,但結果似乎並不盡如人意。7月17日起,乘坐G、D字頭的動車組列車出行的旅客,可通過12306網站、手機App等方式預訂所乘列車餐車供應的餐食,也可預訂27個試點供餐站供應的社會品牌餐食。
一位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今年初,百度外賣就曾多次嚐試與鐵路部門進行對接,希望能夠將自身送餐係統與即將開通的鐵路網絡訂餐服務進行對接,以快速搶占鐵路送餐市場。另外,該人士還稱,百度外賣當時還希望與鐵總達成技術層麵的合作,優化消費者在鐵路訂餐過程中的消費體驗,但多次溝通未果,始終沒有得到明確的回複。北京商報記者也向美團外賣詢問關於與鐵總合作訂餐的意向,對方表示目前美團外賣也在商討,希望能夠合作鐵路訂餐項目,但還未有明確進展情況可以公布。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上海鐵路局曾與外賣平台餓了麼嚐試合作過訂餐服務。當時,專門負責上海鐵路局高鐵動車餐飲服務的上海華鐵旅客服務有限公司與餓了麼牽手,在25趟高鐵上推出餓了麼平台預訂和即時訂兩種訂餐服務。具體來說,旅客要想通過餓了麼訂餐,需下載餓了麼App,點擊進入"高鐵訂餐"頁麵後輸入乘車日期和車次後便可開展預訂。預訂功能可以提前7日預訂乘車日高鐵餐車美食;即時預訂則可以在乘坐高鐵時,打開餓了麼App即時下單,餐品由上海華鐵旅客服務公司工作人員送達到旅客的座位。
但據接近餓了麼的人士透露,今年春節後,餓了麼的高鐵訂餐業務已經被叫停。對於暫停相關業務的原因,該人士認為,鐵路餐飲一直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環境中,麵向社會餐飲平台開放,等於引入市場競爭,這將影響甚至動搖之前鐵路餐飲的運營模式,因此鐵路訂餐的市場空間雖然大,但這蛋糕並非誰都能分到。
市場誘人
鐵總公開發布的消息顯示,2016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為28.14億人,比上年增加2.79億人,增長11%。且今年以來,全國鐵路運輸量持續維持高位,業內普遍認為,高鐵客運量的占比隨著全國高鐵網絡的不斷完善而在持續提高,但與之相比,鐵路餐飲經營存在較大局限性,且長期遭受旅客詬病。
當前鐵路旅客列車的餐飲經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針對中長途特快、快速、普客列車的餐車加掛,這類餐車有鐵路局客運段直接經營、鐵路內部職工承包經營以及委托相關餐飲服務公司經營等方式實現;而動車組列車由於未配備餐車,因此采用了航空式配餐,通過鐵路局自建的配餐基地或簽約快餐供貨商等方式向動車組列車進行冷(熱)鏈配送。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難以突破傳統的經營理念,且能夠提供的餐品種類有限。
正是因為鐵路餐飲飽受非議,此番麵向社會餐飲平台的開放讓外賣平台以及餐飲企業看到了新的市場"錢途"。鐵總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開展動車組列車互聯網訂餐服務,是鐵總深化鐵路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出的服務新舉措,引進社會餐飲品牌是為了滿足旅客多樣化、個性化的旅行服務需求,並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進一步豐富動車組餐飲品種結構。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就表示,此次開放打破了鐵路餐飲係統的壟斷,實質上也是體製機製的一次創新。未來很多壟斷性企業也都會往這一方向進行發展,並在引入競爭機製後推動服務品質的提升。同時,對於鐵路部門而言,隨著高鐵裏程的不斷增加,服務壓力也在增大,這也會導致鐵路的整體服務水平難以跟上,因此讓更多的社會企業參與很有必要。
不過,作為安全要求較高的火車站,外賣平台與鐵路部門能否形成有效對接也值得探討,這很可能是鐵總對引入外賣平台態度謹慎的原因之一。眾所周知,外賣行業從業人員流動性較高,難以保證專人服務。且車站是否需要開辟專門的外賣送餐通道,如何進行安檢。一旦訂餐乘客進行投訴,責任如何劃分,投訴處理又應該以哪一方為主。種種問題都讓外賣平台接入鐵路餐飲之路顯得阻礙重重。
難度不小
"其實,外賣平台對於接入鐵路訂餐,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想清楚。首先是商戶資源問題,盡管外賣平台擁有豐富的商戶資源,但是為滿足高鐵訂餐對於時間的高敏感度,商戶範圍將會被縮小,平台需要盡可能多地接入火車站周邊的餐廳,這些餐廳由於所在位置客流量較大,同時開展堂食和外賣業務也將對餐廳產能提出更高要求。"一位不願具名的外賣平台內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另外,鐵路訂餐所需解決的就是配送效率及配送成本問題,如果鐵總方麵選擇采用站內人員配送的模式,那麼可選餐廳的範圍將進一步壓縮,但如果對站外餐廳開放,那就很可能需要采用平台配送員配送至車站,再由車站內部工作人員送進站這種雙段配送的模式,這將提升訂單的配送成本,反映在商戶和消費者端就是雙方均需支付較高的配送費,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外賣平台即使接入,也很難從鐵路訂餐中賺到錢。
朱丹蓬分析,食品安全問題也會是鐵路餐飲納入社會品牌後的一大隱患。作為具有時效性的外賣產品,在接到乘客訂單後的運送、儲存直至送到乘客手中所需耗費的時間如何把控都是關鍵,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時間把控不好容易造成餐品變質。而如果鐵路部門通過冷藏設備對平台配送的餐品進行存儲,又會帶來重複加熱影響餐品口感及外觀等問題。
此外,價格也將成為外賣平台進入鐵路餐飲市場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目前鐵路盒飯備遭吐槽的原因之一即是價格,而外賣平台接入鐵路訂票係統後,所需耗費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等與普通市場會有所區別,這部分成本加入訂餐費用後,很可能抬升餐品的整體價格。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能形成科學的經營模式,外賣平台和鐵路部門合作,可以實現共贏。但外賣接入鐵路訂餐,首先需要搭建好監管體係,不僅是食品安全監管體係,還有相應的人員管理、價格監管等。並且這種監管體係的建立不能僅依靠鐵路部門來進行,還需要多部門合力推進。而從外賣平台的角度來看,也需要製定一套適合鐵路餐飲這一特殊市場的經營方式,並且這種方式還需要避免與普通市場差異過大而給消費者帶來的心理落差。
北京商報記者 肖瑋 郭詩卉 薛晨/文 賈叢叢/製表
相關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