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初《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題為"智能手機毀了一代人?"的封麵文章,對此《理性》(Reason)雜誌副主編伊麗莎白·布朗在國外媒體BuzzFeed撰文指出,該文作者、心理學家珍·溫格是在胡說八道,杞人憂天,其很多論點都站不住腳。溫格之前也曾聲稱千禧一代普遍自戀,遭到諸多同行的反駁。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千禧一代可能不久之後就會渴望我們吃早餐時會在報紙上看到各種有關自己這一代的評論文章的日子。我們這一代中年紀最大的那部分人即將要告別備受垂涎的18至34歲年齡段,也就是說我們作為隨處可見的營銷者的寵兒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青少年文化產業已經在繼續前進,正將其注意力轉移向千禧年後出生的"Z一代"。
關於這一點,最近最糟糕的一個例子便是《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杞人憂天的封麵文章"智能手機毀了一代人?"(Have Smartphones Destroyed a Generation?)。文章作者是曾對千禧一代說三道四的心理學家兼企業顧問珍·溫格(Jean M. Twenge)。《大西洋月刊》尤其喜歡刊登這種披著深沉智庫外套的杞人憂天的文章——還記得那篇"穀歌讓我們變蠢了?"(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嗎?——溫格的文章引來了許多人的注意,他稱現在的青少年自個呆著玩智能手機的習慣將危害他們的一生。
作者曾指千禧一代是自我的一代
溫格這種恐嚇青少年的論調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要指出的是,她如今將瞄頭轉向千禧年後出生的一代。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是在2000年代中期,當時Twitter剛推出,《時代》雜誌聲稱我們所有人都是"年度人物"。
她首次高調談到千禧一代的思想是她2006年出版的《自我的一代》(Generation Me)。2009年,溫格就這一主題又撰寫了一本名為《自戀大流行》(The Narcissism Epidemic)的書。
這些書迎合了自遠古時代以來老一代的人對於年輕一代一直都存在的那些抱怨聲音,隻不過它們加入了足夠多的技術恐慌元素,來讓那些抱怨顯得很新鮮,很中肯。溫格成了諸多詬病千禧一代的評論文章的首選素材援引對象,致使人們對我們原來就有的問題一直喋喋不休。
"為什麼青少年那麼可悲呢?"2006年《今日秀》(Today Show)就溫格的著作問道。"社會規範在慢慢瓦解嗎?"《今日美國》(USA Today)同年問道。"太過自負,對你的孩子不好。"Alternet警告稱。福克斯新聞稱,很多青少年"過於自信","有極為不切實際的期望。"2009年ABC就溫格的著作發表題為"現在的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焦慮、抑鬱和偏執"的評論文章。
溫格的"自戀大流行"論調與普遍存在的對社交媒體、科技、電視真人秀、父母教養方式的改變、20世紀社會製度的分解和不斷改變的勞動力的困惑和恐慌十分契合。它也呼應了普遍存在的對自尊運動的批評。
學術界和科學界的回擊
然而,雖然消費者媒體很吃溫格對千禧一代"天要塌下來了"的那一套論調,但學術界和科學界的同行們認為她是在胡說八道。
溫格對於千禧一代自戀的大多數看法都來自於比較千禧一代、X一代和嬰兒潮一代在"自戀型人格測驗"(NPI)上給出的答案。它們還摻雜了軼事和來自於各種事物的可疑見解,從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和帕麗斯·希爾頓(Paris Hilton)的古怪姿態,到整形手術和校園槍擊事件的發生比例上升,再到次級房貸的流行。
自戀型人格測驗結果存在一些代際差異。例如,對於諸如"我堅定自信"、"我喜歡承擔起決策責任"、"我能夠過我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的聲明,千禧一代比同齡時的嬰兒潮一代更有可能表示認同。
然而,溫格卻拿這些差異來得出各種站不住腳的結論。
誠然,千禧一代——我們從小被教導要懂得自尊,信奉個性,而我們的祖父母那一代則被教導要低調,要隨大流——會比我們的前輩更有可能認同表示自信的聲明。我們更傾向於說"我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而不是說"我希望我會取得成功。"但沒什麼證據能夠證明這整體上會帶來負麵的社會影響,或者證明這意味著千禧一代更有可能存在破壞性的病態自戀。
事實上,正如尼爾·毫威(Neil Howe)和威廉·施特勞斯(William Strauss)在2007年刊登在《洛杉磯時報》的評論文章中所指出的,"青少年的行為趨勢支持相反的結論。"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談到犯罪、青少年懷孕、流產、婚前性行為、魯莽駕駛和藥物使用的發生率均呈現下降;誌願服務參與率出現上升;研究顯示,千禧一代在與父母的相處上也比前一代融洽。
據克拉克大學心理學教授傑弗裏·詹森·阿內特(Jeffrey Jensen Arnett)稱,"更多的證據表明,不管按照什麼合理的標準來看,現在的成長中的成年人的自負和自我程度都'不是很高'。"
2013年,阿內特在《始成年期》期刊上撰文警告稱,溫格的結論還受到了她對大學生調查樣本的依賴的影響。"大學生不能全麵反映成長中的成年人的情況,"阿內特指出,"相比沒有上大學的同年人,他們的家庭條件更加富裕,白人更多,受教育程度更高。"
這比它聽上去還要偏頗。溫格是從對一個甚至更加"純正"的美國大學生群體的調查中得出她的結論的,即那些上過四年寄宿學校的大學生。
不過,即便隻是看溫格的數據,它們也不一定構成驚恐的理由——實際上它們可能是好消息,而不是代際危機。所謂的自戀大多發生在女性身上,直到幾十年前,女性通常都被教育淑女不該驕傲和自信。更少的千禧一代女性覺得有需要低調,真的就是壞事嗎?
《高等教育紀事報》2010年指出,說到底,溫格的理論中"並沒有自戀或者別的東西流行的證據。""社會科學家在解讀數據的時候最好要審慎一些。"
Z一代被毀的論調站不住腳
記憶是短暫的,科技則日新月異。如今加快的新聞周期和普遍的憤慨宣泄隻會加劇公眾對杞人之憂的東西的胃口,由此我們回到本月《大西洋月刊》"智能手機毀了一代人?"一文的討論。
溫格所胡扯的千禧一代的問題幾乎全都出現在她對於Z一代的悲觀解析上。她將Z一代定義為1995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
也許是因為意識到自己需要新的妙語來維持自身作為代際問題專家的地位,溫格如今聲稱,2012年左右,數據開始顯示"千禧一代很多的特征開始消失"(她沒有指明數據來源)。她還說,Z一代並不隻是在心理上與千禧一代大相徑庭——他們消遣時間的方式也有著天淵之別。
她將這一切怪到智能手機頭上——這是非常膚淺但很引人注意的說法。小學生現在都有自己的iPhone。我最好的朋友的3歲小孩都會自拍。伴隨著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成長確實有可能會帶來異常的心理影響和社會影響。
但現在作出這一結論還言之尚早。溫格的數據也不能提供支撐。
相反,她是完全根據軼事、相關性(比如青少年抑鬱率上升,伴隨著智能手機擁有率的上升)以及有意選擇的數據來得出悲觀的論斷。例如,她談到了一項表明八年級學生中的重度社交媒體用戶相對不那麼開心的研究,但沒有提到同樣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社交媒體對於十二年級的學生並無影響。
《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的心理學家薩拉·羅斯·卡瓦納(Sarah Rose Cavanagh)指出,溫格"僅談到那些支持她的觀點的研究,而無視那些表明屏幕設備的使用與抑鬱症、孤獨等結果無關的研究。"卡瓦納補充道,"溫格的偏頗再明顯不過了……有的研究她實際上是有談到的,但被她無視了,被她視作與她的論點毫無關聯了——即她的文章標題中包含的'毀了一代人'論點的諸多反證。"
那些反證包括:大量的數據顯示,跟前麵的千禧一代一樣,Z一代當中吸煙、發生無保護性行為、車禍、喝酒和青少年懷孕的比率都明顯降低。(卡瓦納問道,"這就是被毀的一代的模樣?")
現在的青少年的自殺率也低於1990年代的青少年,青少年自陳的幸福程度自1997年以來也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這兩點顯然都與這一代人過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不好的說法相悖。相反,溫格忽視了這一切,開始拋出諸如"網絡欺淩"和"Snapchat"的熱詞來狡辯Z一代自殺率上升。
再說說溫格列舉的其中一個例子:現在的青少年更少出去玩了。對此,除了青少年被手機毀掉以外,還可以進行別的解釋,比如多參與課外活動和有組織的活動了。
但更重要的是,前幾代人要是想去做諸如跟幾個朋友聚一聚或者看電影的事情,除了出去外麵以外並沒有太多的選擇。而現在的青少年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通訊,又或者一起在家看Netflix視頻內容,難道選擇這麼做,而不是一塊出去外麵的電影院,就意味著他們是被毀的一代嗎?
溫格甚至十分悲觀地看待現在的青少年在上學期間較少做兼職這件事。但與此同時,因應學校的要求,他們更多地參加誌願活動了。如今,最低工資水平提高了,對於青少年的工作時長的監管更嚴厲了。我們為什麼要像溫格那樣哀歎打工賺錢的八年級學生自1970年代以來減少了50%呢?
溫格告訴家長,為了他們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幸福,他們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放下智能手機。我想說的是,是家長應當關閉他們的網絡瀏覽器一陣子——這段時間至少足夠讓他們停止去看嘩眾取寵製造恐慌的文章。從幾乎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孩子們都沒什麼問題。
別胡說八道了 智能手機沒有毀掉年輕一代的最 …別胡說八道了 智能手機沒有毀掉年輕一代本月初《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題為"智能手機毀了一代人?"的封麵文章,對此《理性》(Reason)雜誌副主編伊麗莎白·布朗在國外媒 …
別胡說八道了 智能手機沒有毀掉年輕一代_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8月22日消息,本月初《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題為"智能手機毀了一代人?"的封麵文章,對此《理性》(Reason)雜誌副主編伊麗莎白·布朗在國外 ...
2 小時前被智能手機毀掉的7個行業,第一名曾與你息息相關_鳳 …
直到2007年蘋果第一代iPhone橫空出世,就像喬布斯的那句口頭禪:"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 ... 但如今,很多家庭裏麵會有計算機,卻沒有錄音筆,因為智能手機 的 ...
2017-5-2下一代HoloLens!微軟為我們揭示了冰山一角 …
很明顯,要讓人放棄用慣了的智能手機,去嚐試新的 AR 眼鏡 —— 或者說不管是什麼別的體驗 ... 可惜的是,微軟並沒有透露下一代 HoloLens 何時會到來。不過考慮 ...
2017-7-25千萬別讓手機成了害人機
在路上開車、騎車或者步行期間而觀看手機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既使偶爾存在著僥幸心理沒有 ... 要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智能手機 。" 就充分說明了孩子在手機 ...
智能手機知識大全_百度文庫
還有看看電池觸點磨損情況,按住#鍵 5 秒以上看看是否有切換線路選項;再者就是看屏幕有沒 有壞點,手機上的壞點可以說直接 ... 公司推出了第一代 家用遊戲機 ...
2010-5-17一問易答:為什麼喬布斯說安卓是偷來的產品_網易手機
手機論壇 智能 硬件 相機 手機視頻 房產 / 家居 北京房產 上海房產 廣州房產 全部分站 樓盤庫 ... 直到第一代iPhone推出的時候,Google才覺得應該放棄Sooner,向著觸摸屏 ...
2017-3-3霍金: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_科技_騰訊網
人工智能最後會毀掉 人類嗎?點擊此處參與企鵝問答話題。以下為霍金演講全文(中文版 ... 我們還應該扮演一個角色,確保下一代 不僅僅有機會還要有決心,在 ...
2017-4-27《人民日報》:國產手機 越來越牛 手機,智能 鋒科技 ...- …
中國手機不僅越來越受到國人的喜愛,更走向了全球更廣闊的舞台,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 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DC日前發布的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機中國市場 ...
2010-3-321.這是在追求你_就是要撩你 - 258中文小說閱讀網
"廢話,沒有手機 的話,那我該怎麼聯係柯亦衡?難不成對著名片打飛機啊?"易瑋然理所當然的回應著,"我現在就想去買手機 ... 畢竟這個年頭的年輕人基本上全都是 ...
智能手機都人手一個了 為什麼還要戴手表?_科技頻道_ …
手表雖然沒有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就銷聲匿跡,畢竟,看時間這一功能早就不是手表所需承載的。 ... 來看看每天打飛的上下班的年輕 人圖個啥? 原標題:從河北 ...
2017-7-19相關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