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易最近動作連連:一方麵有消息稱速遞易計劃推出線下自助寄件終端"小黃筒",把目光從"最後一百米"轉向"最先一百米"的寄件市場;另一方麵在資本層麵,速遞易近期被中國郵政旗下中郵資本以及複興集團和菜鳥網絡進行投資,在經過減資、股權轉讓和增資後,中郵資本將持有速遞易50%的股權,取得了公司的絕對控股權。
據《IT時報》記者了解,中國郵政投資速遞易是為了發展快遞櫃市場並推進市場化改革,同時小黃筒所代表的寄件市場領域也被認為想象空間很大,爭搶"最先一百米"的寄件市場成為快遞企業競爭的著力點。而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圓通、申通等企業已經開啟與速遞易的合作商談,未來或將有更多企業接入小黃筒的"寄件"市場領域。
小黃筒:像寄信一樣寄快遞
迅速發展的快遞櫃市場給用戶收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快遞業的"末端之爭"也往往集中在收件的標準之上,但是,隨著"最後一百米"的派件競爭呈現白熱化,逆向物流端的"最先一百米"開始受到快遞企業的關注與青睞。此前,有消息稱速遞易計劃推出自助寄件終端小黃筒,預計今年年底推出3—10萬個,目前在上海開啟試點,但具體情況並未說明。
《IT時報》記者從速遞易內部人士處獲悉,小黃筒的研發方案已經取得成功,預計下個月將有大批量小黃筒開始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主要麵向高端商務樓和居民小區。所謂小黃筒,有點類似常見的郵筒,用戶可以像寄信一樣,把快遞件扔進小黃筒裏,由快遞公司定點上門收取,而不需要像以往一樣必須要在家等快遞員上門。
在收費標準上,小黃筒將以城市需求為定價導向,按照區域劃分進行統一計價,寄件重量將控製在3kg以內。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測算得知,小黃筒大概能寄放15-20個快件,投件口則根據線上電商較多的商品品類外觀包裝來做測量設計,目前如常見的衣物包裝、鞋盒包裝、包袋包裝等都可以進行投遞。
該人士特別強調,小黃筒在推廣階段會給予各種不同程度的補貼政策,而利潤收益主要來自散戶發快遞和快遞公司協議價之間的差價,之後也會考慮平台使用費。
據了解,目前散戶寄件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用戶親自去快遞網點寄送,二是等快遞員上門服務,但這二者都需要花費時間,而後者在許多時候,由於具體快件的問題,快遞員未必願意上門取貨。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快遞行業分析師姚建芳認為,單純從寄件的角度來看,小黃筒能夠發揮作用彌補這一市場空缺,滿足用戶隨時寄件的需求。
據了解,小黃筒對快遞員攬件也有相應規定,當日17:00前的快遞訂單,要求快遞員於當日20:00取走,並在22:00前發走;當日17:00之後的快遞訂單,將於次日20:00前取走,22:00前發走。
傳統寄件市場已成血海
姚建芳分析,小黃筒未試先火源於"寄件"這一市場領域的可觀前景,從快遞行業宏觀數據增長來看,快遞複合增長量持續7年超過47.5%,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不低於35%,這種增長幅度在逆經濟周期發展的行業中絕無僅有。而在末端派送方麵已經形成了"最後一公裏瓶頸",包括人員成本、配送意願等都已成為製約因素,解決問題的核心辦法隻有兩個:智能化終端與集約化配送。
另外,據相關統計顯示,寄件量的需求總盤也隨著電商的發展而同步加速增長,拿 2015年的例子來說,總量為206億單,日均5643萬單;2016年總量為312億單,日均8548萬單;預計到2020年總量不低於1022億單,日均達到2.8億左右。
龐大的市場容量,讓快遞企業無法忽略這塊領域。圓通速遞圓靜分公司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寄件領域的競爭從快遞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那時候就是打價格戰,最初,一個快件能收入高達3—5元,後來隻有1—2元,到現在每單隻有幾毛的收入。價格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再打價格戰快遞公司都要喝西北風。"
此前寄件大戰爭奪的市場,主要是電商客戶,而且基本已成"血海"。一位山東省郵政係統的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即便在郵政係統內部,價格競爭也很激烈,以專為電商客戶服務的"郵政小包"為例,每單3元便可以省內包郵,"基本就是在賠本。"
圓通申通 正在考慮接入小黃筒
從個人消費者和商務寄件者的角度來看,寄快遞卻並不便宜。菜鳥旗下的"菜鳥裹裹"為個人提供寄件服務,記者做了簡單的測試,上海本市同城快遞,起送價為7元,如果是上海到北京,起送價為每公斤12元,續重為8元/公斤。相比大宗商品的快遞價格,利潤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為了盈利,速遞易很早就考慮過逆向物流端,該公司內部人士透露,2016年就曾嚐試過寄件業務,原本以速遞易快遞櫃為載體,但很快發現受到格口周轉率的限製,在包裹高峰時期,這影響了原有的快遞代收業務,而非標準化的寄件業務,在運力上也有壓力,"我們這幾個月一直在探索最優解決方案,後來受到無樁電動車的啟發,推出了新的智能寄件終端小黃筒。"
據上述速遞易內部人士透露,一台智能快遞櫃在投放進入市場之前的成本多則五六萬元,少則三四萬元,加上人工費和運營費等,成本的確較高,但小黃筒的成本也不算低。他告訴記者,目前測算下來,一台小黃筒的投放成本約為2萬元。
各大快遞公司對個人和商務寄件市場也非常重視,圓通這位網點負責人表示:"攬件依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快遞員的主要收入來源。"他同時透露,圓通速遞已經在和速遞易就小黃筒的業務合作事項展開接觸。這一點也得到了速遞易官方證實,速遞易表示除了圓通,目前也在與申通快遞洽談合作,同時還在拓展部分快遞網點的直接合作,未來的運力計劃將建立以公司合作為基礎,開放給所有快遞員的分發平台。
不過,商務市場占有較大份額的順豐仍十分謹慎,豐巢科技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豐巢不會考慮單獨去做這塊領域。"
寄件是新的數據接口
今年6月初,菜鳥和順豐圍繞豐巢的數據接口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爭執,"豐鳥大戰"餘溫至今尚在,快遞行業對於數據的重視由此變得明麵化。快遞物流分析師丁威認為豐鳥之爭是爭數據以及數據背後潛在的商流。另一方麵,快遞櫃市場卻處於虧損的狀態。據財報顯示,速遞易母公司三泰控股2016財年營業總收入為10.4億元,同比下降27.12 %;營業利潤為-12.4億元,同比下降1428.69%;利潤總額為-12.9億元,同比下降5427.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億元,同比下降3337.67%,可見,2016年三泰控股虧損嚴重,並將虧損主因歸於旗下公司速遞易。
除了速遞易,豐巢快遞櫃同樣處於虧損狀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豐巢科技的資產總額為11.3億元,負債總額為3.2億元,淨資產為8.1億元。而2016年的9個月期間的營業收入僅為483.22萬元,淨利潤為-1.6億元。
丁威分析表示,快遞櫃的核心價值在於它是一個數據介入中心,但經營成本太高,很難做到大麵積鋪設,現在通過小黃筒轉向寄件市場和"最先一百米",一方麵是在寄件領域爭取更多利潤,另一方麵,小黃筒作為一個寄件入口,勢必引來快遞企業的合作,這樣又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數據接入平台。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郵政已經控股速遞易,小黃筒實際上就是傳統郵政綠筒的升級版,將傳統信件和快件合二為一,進行產品類型的綜合,也是中國郵政走向市場化的關鍵一步。
相關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