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太公望的人設顯然和我們熟悉的薑子牙不是同一個人,這部作品被說三觀不正有很大原因就是男主,看上去極其不靠譜的賤男,打仗也會耍陰招,簡直想讓人問候一句"要點碧蓮",在那個年代其實是不被很多人看好,1996年畢竟主導的還是純王道熱血,不過太公望的這種賤男人設倒是被一個人很好的學了下來,而他帶來的作品就是你們熟悉的《銀魂》,如果放在現在《封神演義》估計會大火,我就在這裏先奶一波新作動畫吧!(臥槽,動畫都還沒出你TM就奶上了?怕不是藥丸!)
說完了男主,我們來說說藤崎龍本人和這部作品。藤崎龍這個人其實很有意思,他對於中國的曆史文化還是比較著迷的,《封神演義》這部作品其實是根據日本方麵翻譯的中國名著《封神演義》改編的,所以藤崎龍這個人還算是看過原著,而且還親自來過中國的殷墟,其對中國文化上的癡迷可見一斑。
而在改編方麵,藤崎龍的《封神演義》可以說是魔改,當然了故事線走向還是遵循原著的,不過藤崎龍大膽的給作品加入了一些趣味性,除了人物美型等等日漫特色以外,還加入了不少SF的元素,使得這部作品,怎麼說呢。雖然顯得與時代不符,但是反而因為這些元素而讓作品更有看頭。此外人物的塑造也是相當不錯,除了不要碧蓮的太公望之外,其他一些角色諸如二郎神、哪吒、黃天化還是有著非常濃厚的JUMP係人物色彩。
該作也因為角色的出彩留住了不少的粉絲,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後期封神計劃逐漸暴露之後,我們才發現藤崎龍居然在這種長篇作品裏埋伏筆大玩逆轉,可以說是自我主義傾向比較大的了,後期的大逆轉簡直驚了,"曆史的道標"篇最後揭露了封神計劃的真相,且不說是不是玷汙原作,但就女媧才是反派這一點來說藤崎龍的《封神演義》帶給我們很深的思考,我們知道中國的《封神演義》或者說類似的神魔作品都很喜歡用"定數"這個詞,這個詞本身其實相當的模糊,所以當一切事情無法解釋時就拋出這樣一個詞彙。
然而藤崎龍的《封神演義》把一切的發展歸咎於女媧的操縱就使得作品很顛覆了,在顛覆的同時還拋出了"曆史的道標"這一概念,在這部作品裏,曆史的進程是被女媧操縱,她就是道標,所有的發展都遵循女媧的意願,封神計劃最終消滅了這個曆史的道標,人類也終於走向了自己創造曆史的道路。不過仔細深思,我們就會反問自己,我們這個世界所經曆的曆史究竟是否真實,我們的世界是否也有外力操縱,當曆史的岔路口到來時向左走或是向右走究竟是不是人類自己的意願呢?這些內涵和哲學問題其實很值得探究,可以說藤崎龍的《封神演義》在前期看來很惡搞,但當主題思想顯露之後,我相信看過的朋友一定會驚呼這部作品藏的真TM深。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兼具娛樂和深刻內涵的優秀作品,如今它要再度動畫化無疑是一件好事,期待新作動畫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部作品吧!
圖文來源於簽約作家或網絡Copyright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