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戰狼2》,說說感受。我很久沒看電影了,提不起勁。看戰狼2,是因其掀起的旋風加上昨日傍晚無聊。
先說說最直觀的感受,兩個字,和平。這個片子重頭到尾都是戰爭,但實質上從都到尾都在告訴觀眾,和平是多麼的美好。那戰爭、那饑餓、那屠殺都在告訴觀眾,這個世界從來就很殘酷,從來就很不太平,隻不過你們恰好在和平的環境中而已。事實上那些殘酷的東西遠離國人也就幾十年的時間。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華夏大地比片子裏描述的還要糟糕,國人處境比鏡頭中那些場景還要糟糕。這一切也就遠離數十年而已。誰也不能保證它們不會再現。為了最大程度阻止其出現,國家需要更為強悍的筋骨,確切說就是需要更先進的航母、戰機、坦克、導彈,需要更為密集而高性能的衛星通訊,通過絕對的硬實力從宏觀戰略層麵杜絕被覬覦的可能性。個體層麵上,國人需要發揚尚武精神,精神和身體上更為硬朗一些。
我的個人理解,戰狼2能掀起如此旋風的原因之一,便是當今文化界,尤其是影視文化界娛樂過度,甚至有那種為了娛樂而娛樂的自我麻醉傾向,和宏觀上中國日漸的增強的國力以及日漸崛起的自我認知的民族意識脫節。所以宣戰主流價值觀的《戰狼2》放在影視作品中是個異數,而對觀眾是恰到好處的情緒宣泄。這個片子讓我想起當年史泰龍的《第一滴血》係列,正好給那個時代的觀眾一個宣泄口。
當然這麼說有些僵硬的學究氣,更像官樣文章。那就來點實際的。從影片本身看,如果這部片子是好萊塢拍攝的,會感覺很正常。其場景局麵從頭到尾重元素堆積,厚重踏實、節奏快而緊湊,算是電影工業流水線上正常產出的一部質量中上的商業片。但這部片子的主角變成黃皮膚的中國人,就變得與眾不同。
原因之一,中國之前很少拍這種片子,現在拍出來,意味著電影工業取得進展,非常值得高興的事兒。之前拍不出重元素影片,很大因素就是電影工業跟不上。
原因之二,因為片子較早出現,占了先機。
但這些原因並不足以解釋這部片子形成的旋風。
這是一部正能量滿滿的主流片。此前類似的片子很少,而且反響平平。要說原因很複雜也很簡單。複雜的就不說了,這裏往簡單的說。簡單講,就是主流正能量的片子本來就應該可以大買特買。為什麼這麼說呢?
所謂主流正能量,本質上就是對某種偉大精神,比如說愛國主義精神,比如說仁愛精神,的闡述。而偉大的精神理論上可以和每一個普通人兼容。所以闡述偉大精神的主流正能量作品理論上可以走人每一個普通人的內心,也就能大買特買。
為什麼主流正能量的作品很少大賣特賣呢?原因很簡單,就是講述的方式不對,沒有讓原本可以和每一個普通人兼容的精神走入普通人心中。
傳統的套路,都是用高大上的完人的完美事件去闡述偉大精神。比如詮釋傳仁愛的片子,就用孔子那個角色,比如說詮釋廉潔的片子就用類似焦裕祿的角色。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誤區:常常自覺與不自覺中把偉大和完美等同起來,總是試圖通過完人的完美事件去闡述偉大精神,大家認為是理所當然,很難給大眾帶來感動。
如此套路下,主流正能量的作品變得曲高和寡,由大眾變得小眾。
事實上隻要轉換一下思路,用普通鮮活的人物形象去詮釋主流正能量的偉大精神,就很容易引起共鳴。因為那些事是每一個普通人身上都可能發生的事兒,都能感受到。也就是俗稱的接地氣。《戰狼2》在這方麵做了一個範例,不再用領導模範去詮釋愛國主義,而是選擇一個有血有肉有性情且不完美的特種兵去當主角,再緊密結合時事(如戰亂國家撤僑),成功的把愛國主義這個主流正能量的偉大精神和大眾接軌。
個人認為,這才是其成功之道。所謂藝術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也就這個意思。所以不要為《戰狼2》形成的旋風而驚訝。那是因為類似的作品之前的路子走偏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