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10月10日星期二

連卓別林、伍迪·艾倫都不放在眼裏的,也隻有此君了



按:


1985年10月10日上午,奧遜•威爾斯心髒病突發,倒地家中,享年70歲。這位好萊塢偉大的導演、編劇、演員,死於衰弱、困窘、艱難和不甘之中。


26歲以天才之姿入行導演,處女作《公民凱恩》是公認的最偉大電影之一,令無數後輩仰望。但自《夜半鍾聲》(Chimes at Midnight,1966),威爾斯因為拿不到投資,未能完成一部劇情類長片,至死之前,他仍掙紮於央求明星加入,為電影尋找資金,和維持生計。


威爾斯死了。


那天,他的摯友亨利•雅格洛"出離憤怒",生氣地形容滿世界盡是"唱讚歌的偽君子","一個接一個,全都是當初明明能幫得上忙卻不願意幫他的人"。


生前最後三年,威爾斯與雅格洛每周共進午餐。席間的談話錄音如今被整理成書。


《與與奧遜·威爾斯共進午餐》


除了最吸引眼球的好萊塢各路八卦、吐槽、爆料,和種種"政治不正確"言論,這本書塗抹了一幅威爾斯未加掩飾的自畫像。


有令人心悸的一筆。


在快錢湧動的好萊塢,《公民凱恩》的導演無片可開,難以維生。生命最後幾年,他年輕時的夥伴陸續成名,比如約翰•豪斯曼(John Houseman)


威爾斯帶著難以掩飾的嫉妒和敵意,說道:"豪斯曼有20個廣告,我隻有一個。為什麼他們更喜歡粗魯、傲慢的他?我不知道怎麼搞了……商店的賬單還沒付,我沒有錢。讓我他媽地拿到一個廣告,生活就能改變"。


威爾斯與好萊塢的交惡,自他的第二部影片《安倍遜大族》已初現端倪。作為一個追求對作品全麵掌控的導演,他將矛頭直指好萊塢的製品人核心模式——


"導演成了隻會喊'Action' 和 'Cut'的人"。


他更公開稱權力鼎盛一時的製片人托爾伯格為"撒旦"。


這種對抗持續一生。


1973年,被威爾斯寄予厚望的論文式電影《贗品》(或譯《偽作》,F For Fake)在票房和業界評論均遭遇失敗。這失敗不僅僅是美學上的,它導致了導演的經濟和生活進一步地無可挽回。


"它原本可以解決我的老年生活,我原本可以創作更多的電影。"威爾斯對雅格洛說,比如命定要拍的《李爾王》和《夢想者》。


這兩部作品最終未能存在。


這位天才導演被生活脅迫,當上了脫口秀明星。而他最後的電影出境,出現在雅格洛執導的《誰來愛我》。


 "你從出生到或者,再到死亡,全部是孤單一人","隻有憑著愛和友誼,你才能創造出一個假象,仿佛你並非全然孤單。" 威爾斯在戲裏說。


要了解威爾斯其人更清晰動人的細節,和好萊塢對抗的片段,以及更多好萊塢八卦(比如關於伍迪•艾倫,馬龍•白蘭度,卓別林,格蕾絲•凱莉),不妨繼續閱讀下去。


《與與奧遜·威爾斯共進午餐》

My Lunches with Orson:

 Conversations between 

Henry Jaglom and Orson Welle


作者 : [美] 奧遜·威爾斯 亨利·雅格洛

出版社: 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譯者: 黃淵*

出版年: 2017-7

頁數: 416

裝幀: 平裝

叢書: 後浪電影學院


*本書者即以前上海DVD論壇的大神Yves,原名黃源。

他是個超級影迷,也是專注於電影書翻譯的譯者,作品有:

《在黑暗中醒來:羅傑·伊伯特四十年精選》

《這隻是一部電影:希區柯克:一種私人傳記的新描述》

《剝削好萊塢》等,是絕對值得信賴的譯筆。



現在在奇遇書店微點即可以9折價錢購買這本書

長按上麵這個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


奧遜•威爾斯,1977




威爾斯太大

我    們    太    小



關於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1915-1985),有著這樣的一個小故事。


威爾斯在芝加哥一家戲院演出,但暴風雪讓整個城市的交通都癱瘓了。幾乎沒有觀眾能按時到達。


演出開始,威爾斯走上舞台,注視著台下寥寥無幾的觀眾。


"晚上好",他說道,"我是奧遜•威爾斯——導演、製片、演員、主持人、作家、藝術家、魔術師,是舞台、銀幕和廣播中的明星,還是個不錯的歌手。但為什麼這裏有這麼多的我,卻隻有這麼少的你?"


這就是奧遜•威爾斯,一個真正大於生活的人。


他身高超過1米8,腰圍粗於常人,體重無法估量。


他以影史最偉大的電影(《公民凱恩》)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卻最終在晚年無法拿到任何的投資,隻留下大量殘片。


《公民凱恩》裏的威爾斯


他偉岸的形象和電影之神的地位,讓他成為扮演國王、大佬、宇宙大帝,甚至上帝的專業戶。但在事實上,他卻從未有真正獲得過大佬的地位。


關於威爾斯的故事、傳說、段子,有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所以到底真實的奧遜•威爾斯到底是什麼樣的?


也許除了少數幾個有所深交的朋友外,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


幸運的是,亨利•雅格洛(Henry Jaglom ,1941- )便是其中一個。由他於1983-1985年間(威爾斯生命的最後三年)和威爾斯共進午餐時的談話編纂成的書作《與奧遜•威爾斯共進午餐》,可能也是當代影迷能真正了解威爾斯,走入這位影史第一奇人內心世界的幾乎唯一途徑。


亨利•雅格洛,好萊塢獨立電影導演、演員、編劇,威爾斯摯友。威爾斯在他執導的《誰來愛我》中貢獻了最後一次銀幕演出。1971年,雅格洛在BBS公司自編自導了電影處女作《避風港》,請來了傑克•尼克爾森和奧遜•威爾斯主演。作為一個新人,他告訴威爾斯,可以讓其在片中披著鬥篷飾演一個魔術師,這也打動了有著魔術情結的威爾斯,成為二人友誼的開始。


從1978年開始,直到威爾斯去世,二人幾乎每周都會在靠近威爾斯住所的餐廳"我家小廚"共進午餐。這段時間內,雅格洛成了威爾斯的首席參謀兼經紀人,為威爾斯尋找投資,討論劇本。同時,也是威爾斯八卦和傾訴的對象。


在威爾斯最潦倒的那十年,是亨利讓他活了過來,讓他覺得"現在再也沒有什麼能阻擋我了"。


威爾斯去世前三年,雅格洛提議,把二人吃飯時的對話紀錄下來,而威爾斯唯一的要求就是,讓雅格洛把錄音機藏在包裏。這最終成就了這本無比珍貴的著作。


閱讀這本《與奧遜•威爾斯共進午餐》,仿佛置身於路易•馬勒《與安德烈共進晚餐》的片場,見證著兩位浸淫好萊塢多年的藝術家最真摯的閑聊。


書中展現了一個渾身放鬆,不設防的威爾斯,也是最有趣的威爾斯。


他可以大談演藝圈中的各種風流八卦,不憚吐槽,自曝情史,講述自己尋找投資失敗的經曆,甚至不在意政治正確,性別歧視、同性戀歧視、種族歧視又或是上述歧視渾然皆無。


本書的英文原版,出版於2013年。書裏這些閑聊也糾正了一些曾經我對於威爾斯的不解與困惑。比如,在之前我一直以為威爾斯最要好的朋友和盟友是《最後一場電影》的導演彼得•博格丹諾維奇。畢竟,彼得幾乎出現在了威爾斯每部作品的DVD花絮中,以朋友的身份介紹這些電影,仿佛他便是威爾斯遺產的守護者。但在本書中,威爾斯卻多次顯出了對彼得飛黃騰達之後不願幫助他的不快。在威爾斯眼中,彼得便是一個隻顧自己的自私者,他甚至不願意多提他。




1.詆毀與神話之間



討厭伍迪•艾倫——


"他有種'卓別林'病,看了就讓我不舒服。"

"他那就是自大,性格怯弱的人其實都那樣,他的自大稱得上是無邊無際。⋯⋯他在銀幕上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為了治他自己的病。"



吐槽完美情侶赫本和屈賽——


凱瑟琳•赫本與斯賓塞•屈賽合作過9部影片,現實中有長達26年的羅曼史


屈賽在電影中從來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有一次威爾斯和屈賽約好在酒吧見麵,結果所有人都上來找他要簽名,沒人注意到屈賽。那時的威爾斯因主演了《第三人》正當紅,而屈賽正在事業的下降期。他認為這是和屈賽關係惡化的原因之一。


而 "她(凱瑟琳•赫本)就在那裏狂噴三字經(WTF?),說她如何被霍華德•休斯幹了。那年頭,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這種談吐。"


赫本和休斯的風流韻事,如今已經算是盡人皆知。不知道的朋友,可以看看斯科塞斯的《飛行大亨》。


爆料另一位女神——

"格蕾絲•凱利也到處睡啊,沒人注意的時候在更衣室裏,但她從來隻字不提這事。"



偶像馬龍•白蘭度的外形——

脖子就像"巨型香腸"和"隻用肉做出來的鞋子"。



評價勞倫斯•奧利弗——

奧利弗則非常笨,甚至有些不自知的同性戀傾向。威爾斯還曾撞見奧利弗對著鏡子自憐,奧利弗甚至說過,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給自己口交。



似乎偏愛右派——

比如,"偉大的"約翰•福特,在拍戲時其實滴酒不沾,隻有拍完後才會醉上幾個星期,曾經在威爾斯拍《公民凱恩》時提醒他要小心內鬼。


約翰•韋恩則是"我見過的好萊塢演員中,舉手投足最具風度的之一"。


約翰•韋恩


除了以上這些,威爾斯還有不少有關好萊塢的金句。


比如鮑嘉是一個愛在酒吧打架的人,因為他知道自己會被酒保拉開。雖然他的演技不怎麼樣,但卻真正有著明星範。瓊•芳登在《簡愛》中"就是一個平常不過的糟糕老演員",她並沒有真正理解簡愛這個角色。或者像雷諾阿的《大河》這樣的經典之作,也被威爾斯視作"像業餘導演拍的一樣"。




2.抵製製片人濫權



眾所周知,威爾斯是公開的反對好萊塢製片人製的導演,顯然對於掌控好萊塢的大製片人們,他也並無太多好感。


在書中,他表示好萊塢的大製片廠在公會之前,都是和黑社會合作。好萊塢盡全力美化了黑幫,而後世的黑幫分子則開始照著電影裏的樣子打扮自己。


威爾斯吐槽當時美國頭一號的黑社會分子,比如邁耶•蘭斯基(很多黑幫片的原型,作為角色也曾出現在劇集《大西洋帝國》中),其實非常的無聊。


他甚至看到"教父"的原型"幸運的"盧西安諾,被人趕出夜總會,扔到垃圾箱裏。


查理•盧西安諾(Charles Luciano,1897-1962),綽號"幸運•盧西安諾",著名的意大利裔黑幫和黑手黨老大,《教父》係列電影原型,創立了第一個黑手黨委員會,推動了美國全國犯罪集團的發展。他於1936年以強逼賣淫罪被判處三十年監禁,在二戰期間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後,到美國境外自由生活。


在威爾斯看來,托爾伯格這樣的大製片人,對於電影有太多的話語權,實際上就是一個混蛋。


歐文•托爾伯格(Irving Thalberg,1989-1936),好萊塢最著名製片人之一,米高梅製片助管。他確立了以製片人為核心的電影生產模式,取代了以前的導演核心模式。製片人後來被好萊塢電影公司廣泛接受。


像《亂世佳人》和《綠野仙蹤》這樣的片子則根本沒有絲毫作者性,也不知道到底誰導了它們。


"他們在食堂吃飯時,大可以做個搶凳子的遊戲,誰搶到哪個位子,就接著拍哪部電影"。


而在談到馮•斯特勞亨時,威爾斯則充滿惋惜。這個天才和他自己一樣,無法獲得拍片的自由,最後到歐洲成了演員明星。


好萊塢製片人汙蔑斯特勞亨用了太多預算,拍的都是賠錢的電影。但在拍《曆劫佳人》時,威爾斯悄悄在環球公司的檔案庫裏查了斯特勞亨電影的預算,根本沒那麼高。


埃立克•馮•斯特勞亨(Erich Von Stroheim,1895-1957),偉大的默片導演、演員。一種說法是,他自1919年導演首部電影《盲目的丈夫》開始,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用於排練、設計和剪輯,成為好萊塢製片人憎恨的人。1923年,因為拍攝頻頻超過預算,他被環球公司解雇。代表作《貪婪》(1924)原片長近10個小時,被米高梅公司請人剪去一半時長後發行,仍被業界視為經典。


30年代時,斯特勞亨在法國成了大明星,在《大幻影》中奉獻了永載史冊的表演,但演戲則浪費了他作為導演的天才。之後,他靠出演《日落大道》重回好萊塢視線。


"美國人覺得像是把他從默默無聞中拯救了出來,可實際上他在法國的明星光環從來沒有暗淡過"。威爾斯說,托爾伯格就是廢掉斯特勞亨的人。


威爾斯對於另一位大製片人發掘了希區柯克的"大製片人"塞爾茲尼克也有著不好的評價"智商很高,品位很低。他覺得自己是耶穌之後最牛的人物"。


威爾斯看中電影作者的創造性,而不願意像大製片廠導演一樣坐享其成,拍攝安排好的電影。約翰•休斯頓這樣的導演,晚上通宵打牌,白天拍片時就是自己的休息時間,根本什麼都不需要做。他永遠做不了這樣的導演。




3.絕對控製



全書的最後一部分,威爾斯和雅格洛討論最多的是他仍然想拍的兩部電影的劇本,那便是《李爾王》和《夢想者》。但這兩部卻最終並沒有拍成。


在威爾斯最初的設想中,《李爾王》必須是先拍的那部,因為他日益嚴重的關節炎讓他越來越難以行走,而《夢想者》必須趁著他還能走路的時候拍出來。


然而在縱跨整篇訪談的三年中,威爾斯不停經曆著談投資到拉投資失敗的過程。最終,兩部電影都未能開拍。


威爾斯甚至和斯皮爾伯格吃了一餐飯,希望得到他的投資。但斯皮爾伯格連這餐飯都沒有提出要買單,更別說投資他的電影了。


這又回到了另一個普遍的誤解,即威爾斯是一個懶散的導演嗎?


大多數人看來,威爾斯是一個懶散的導演,有著無法完成任何一個項目的惡名,這也讓投資方並不願意支持他拍攝新片。


這個惡名開始自他的第二部電影《安倍遜大族》。威爾斯在拍完之後,被政府派往南美洲,拍攝一部宣傳電影。


那時的威爾斯被賦予了維護南美關係的政治任務,但卻因此傳出了他沉溺於巴西的狂歡生活,無暇顧及《安倍遜大族》剪輯的流言。

《安倍遜大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1942)


事實上,威爾斯一直遠程靠電話和電報在指導本片的剪輯,並相信這將又是一部傑作,是一出真正的美國悲劇。


然而雷電華公司出於對威爾斯的不信任,擅自剪輯了本片,刪去了15分鍾,重拍了結尾,改成大團圓結局。並且擅自將一本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在中間減掉了兩分鍾。要知道,當時希區柯克也還沒拍《奪魂索》,而威爾斯差點成為長鏡頭電影的第一人。


這也是威爾斯和片場爭奪剪輯權的開始。


這之後,他還經曆了《曆劫佳人》被重剪,他自己寫的50多頁剪輯備忘錄被棄之一邊的殘忍時刻。


威爾斯最終成了完全獨立的電影人,也是如今獨立電影導演的鼻祖。他越來越保護自己,越來越追求對電影的絕對控製。他不允許任何製片人淩駕在自己之上,甚至不惜犧牲電影的預算和成本。


在拍攝《奧賽羅》到一半時,威爾斯沒有了可以繼續拍攝的膠片,甚至不少場景口型都對不上。


《奧賽羅》(The Tragedy of Othello: The Moor of Venice,1951),獲得第5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CC剛出了修複版藍光。


他的遺作《風的另一邊》則因為投資人跑路,最終也沒能完成(如今則由網飛投資重新修複剪輯中)


他有太多的創意,經常同時進行好幾個項目,有時這個項目沒了資金,他也隻能轉手下一個項目。但在威爾斯的心中,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是要完成的。


威爾斯在出道時便被稱作"Boy Wonder",他的才華早已不容置疑,但他一生中隻導演過12部完整的長片,他內心中隱藏的創作能量並沒有完全釋放。




4.談創造性或才華



威爾斯將《公民凱恩》比作一部喜劇片,畢竟上都花園中誇張的描述,確實有不少喜劇效果。


而《贗品》則是《公民凱恩》之後,他的作品唯一有創造性的一部。因為如果不打破常規的電影語言,再拍也最多隻能增加好片的數量而已。


《贗品》(F For Fake, 1973),或譯《偽作》,論文式電影,被視為威爾斯的自我畫像。影片上映後,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在離開好萊塢後,威爾斯幾乎成了一個世界性的電影作者。他喜歡選擇以法國,甚至是摩洛哥作為自己的電影國別。當《奧賽羅》在戛納拿下最高獎時,組委會還詢問威爾斯哪裏有人能演奏摩洛哥國歌。


威爾斯非常看不起卓別林,解釋了卓別林一共有六個寫手,但為了將自己塑造成一個電影傳奇,而總是盡可能多的把功勞歸到自己的名下。


卓別林有聲片名作《凡爾杜先生》的編劇究竟是誰,一直是影史公案。威爾斯說,《凡爾杜先生》是完全來自他創作的劇本。最初威爾斯希望自己來導演,卓別林主演。


但卓別林不希望別人導演自己,提出把劇本給他,他來自導自演。威爾斯非常大度地說,卓別林可以拿走劇本,錢也可以看著給。最終,他隻收到了一張卓別林開出的1500美元的支票。"他真是史上最摳門的人",威爾斯評價道。


在電影上映時,卓別林正深陷《大獨裁者》抄襲的官司,所以向威爾斯提議成片編劇一欄必須寫自己。最終,威爾斯的名字隻出現在故事提案一欄,但事實上在威爾斯看來整個劇本都是他寫的。


威爾斯也認為巴斯特•基頓的才華遠超卓別林,"沒有哪部卓別林作品能和《將軍號》相提並論"。




5.三任妻子



威爾斯的人生中一共有過三任妻子,每一任都為他留下了一個女兒。


其中,他和第二任妻子麗塔•海華絲的明星組合最奪人眼球。在書中,威爾斯否認了自己在《上海小姐》中故意醜化了海華絲,並稱他其實非常欣賞海華絲在該片中短發的蛇蠍美人形象。


威爾斯和第二任妻子麗塔•海華絲


在拍攝《奧賽羅》時,已經離開他的海華絲,還用一個電話讓威爾斯坐飛機去看她。但此時的威爾斯已有女友,在相擁一晚什麼都沒幹後,威爾斯便坐早班飛機回到片場。而海華絲則在幾天以後宣布自己將和阿裏王子成婚。


擔得起"性感尤物"的,麗塔•海華絲絕對是其中一個


威爾斯生命最後十多年,是由小他26歲的南斯拉夫美女奧雅•柯達陪伴度過的,就是那位在《贗品》中吸引了畢加索目光的性感尤物。


在威爾斯死後,柯達也負起了保護威爾斯遺產的職責,並將威爾斯的大量殘片編纂成紀錄片《一個人的樂隊》。


羅傑•伊伯特曾這樣評價過馬龍•白蘭度,"他是我見過的人中,唯一一個擁有才華,卻執意要浪費的人"。


這樣的說法放在威爾斯身上也絕對適用。他在有意無意間揮霍著自己的才華,放縱著自己的身體(他和白蘭度越來越胖的體型,也說明了某種問題)


但這樣的揮霍和放縱,也讓他真正成為了更大的存在。他遊走於歐洲和好萊塢,不屑任何體製。他放棄了很多機會,卻用僅剩的資源,成就了一個偉大的電影人。



現在在奇遇書店微點即可以9折價錢購買這本書

長按上麵這個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

或戳底部的"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
中國"蘭博"讓好萊塢遭遇"敦刻爾克"?2017年08月12日
電影質感的邏輯燒腦良心劇《河神》火了!2017年08月12日
英劇版[見字如麵],這才是真正的演技炸裂2017年08月12日
【每周一題】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你會選哪個?2017年08月12日
《我們的愛》直麵生活悲喜,靳東放下精英範兒,變身憋屈"鳳凰男"2017年08月12日
獨家揭秘謝楠的愛情結晶生活2017年08月12日
如何高效擊潰孩子的二次元職業夢?2017年08月12日
星鮮事|舒淇婚後一年首秀恩愛:甜蜜示愛馮德倫,隻為打破婚變傳言?2017年08月12日
她是胡歌想娶的女人,一向毒舌的金星也忍不住稱讚她前途無量!2017年08月12日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之英雄聯盟2017年08月12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