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期一項新研究或許將動搖我們對地球和太陽係其他行星如何形成的認知。盡管科學界的主流意見認為行星來源於岩石小行星,但有研究者發現,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係行星可能來源於"巨大的流體泥球"。
這項研究稱,早期太陽係中的含冰宇宙塵埃可能在受到輻射加熱之後融化,形成由水和塵埃組成的泥團,進而變成更大的類行星天體的前體。
在該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和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進行了計算機模擬,對碳質球粒小行星中的岩石顆粒和泥質活動進行了分析。該模擬是利用"火星和小行星全球水文數值模型"(Mars and Asteroids Global Hydrology Numerical Model,MAGHNUM)完成的。
碳質球粒小行星被認為是類地行星(又稱地球型行星或岩石行星)形成的基礎材料。研究者指出,這些物體的孔洞中可能充滿了冰,並且積累了很多顆粒較細的塵埃,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冰融化之後出現了石化的過程。因此,"這很可能是一團泥巴,而不是岩石,"研究者在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中寫道。
來自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和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進行了計算機模擬,對碳質球粒小行星中的岩石顆粒和泥質活動進行了分析。
計算機模擬的結果與這一結論吻合,顯示許多將水和有機物質帶給早期行星的小行星很可能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由堅硬岩石構成。
計算機模擬的結果與這一結論吻合,顯示許多將水和有機物質帶給早期行星的小行星很可能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由堅硬岩石構成。而且,泥質本身能幫助調節水和塵埃顆粒組成的球體的溫度,使其整體變得更為均勻。
"以往的假說是,熱液變化隻發生在特定類型的岩石小行星中,它們的物質特征與隕星相似,"高級科學家布萊恩·特拉維斯(Bryan Travis)說道,"然而,這些物體可能已經是高多孔性,由火成碎屑和細顆粒原始塵埃組成的聚合體,其孔洞大部分都被冰填充。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所釋放的熱量作用下,孔洞中的冰逐漸融化,水和細顆粒塵埃混合形成了泥團。"
研究人員稱,這項新研究將為了解地球在46億年前的起源提供新的線索,甚至還可能幫助尋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該發現還為研究宇宙中水和其他有機物質運輸到地球等行星的過程提供了新的視角。
地球表麵的貴金屬
地球表麵附近具有較高的貴金屬含量,這一點很令人意外,因為貴金屬通常應該在行星核心附近含量較高。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外來天體的撞擊是造成這些金屬散布在地球表麵的原因。
不過,近期東京工業大學的研究者整合了地球、月球和火星的金屬含量數據,然後通過計算機模擬顯示,很可能是一場大型撞擊將所有這些貴金屬一次性帶到了地球。研究者認為,這一過程很可能出現在地殼形成之前——大約44.5億年前。該研究表明,地球的曆史可能沒有原先估計的那麼激烈。
相關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