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7月31日星期一

300家平台倒閉,BAT紛紛離場,到底什麼模式已經全軍覆沒?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谘詢師零距離

===========================


本文授權轉載自一本財經(ID:yibencaijing)


2015年,最火的行業,一定繞不過"眾籌"。

這個模式,曾被看為VC的顛覆者,激活民間資本的酵母,巨頭們都紛紛布局。

最火時近300家平台,3分鍾募資2500萬,眾籌廣告甚至爬上了高鐵;如今大多停擺、轉型、退出,隻剩下一個空落落舞台。

在中國的土壤之上,我們常常看到這些急速落潮的故事,它們從一出生,就暗含必敗的宿命:非理性的開場,一擁而上的躁動,監管的冷卻……

01退幕

某公司的眾籌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了默默退場。

該公司的員工透露,當初一百來人的團隊幾乎解散,最後一個募集的項目停止在2016年7月。

現在剩下寥寥數人,在做投後管理。

問其原因,他隻有兩句話:"大環境如此,時機未到"。

早就拿到首家股權眾籌營業執照的螞蟻達客,其網站依然顯示為"測試版",官網簡單,最新的股權眾籌項目,也停留在2016年。

△ 螞蟻達客依然是"測試版"

而蘇寧私募股權眾籌網站,也被調整下線,官網打開後,直接跳轉到蘇寧易購上。

就此,巨頭們眾籌之夢,悉數夢斷。

巨頭尚且如此,各大小平台,更是落寞退場。

專注於吃喝玩樂領域的眾籌客,盡管領域更垂直,但依然舉步維艱,現在他們試圖往直播領域轉型,追逐下一個風口。

根據眾籌之家數據,截至2017年5月底,仍有425家平台處於運營狀態(網站鏈接仍可打開)。其中,股權/收益權眾籌平台約為182家,失效平台3家,新收錄平台0家。

行業內,幾乎無人再提股權眾籌。

各大互聯網金融的媒體官網上,股權眾籌這個分欄目,被默默關閉、下線。

一個曾經風起雲湧的風口行業,寥落至此,讓曾經身處這場大戲之中的人,恍如隔世……

02造夢

時間回溯到2014年,那個創業者躁動的年代。

兩百米的創業大街上,咖啡廳裏坐滿了西裝革履、卻多日未洗頭而頭油鋥亮的熱血青年,他們拿著BP,一輪輪見投資人,高談闊論,仿佛心懷萬物,胸攬天下。

創業太熱,熱到VC都不夠用了。

股權眾籌就是在這波創業春風中開始了瘋狂生長。

2011年,股權眾籌這個全新的模式,飄洋越海,從美國來到中國。

很長一段時間,股權眾籌隻是傳統VC的補充,突然間,它從"補充者",成為了"替代者",甚至"顛覆者"。

最先覺察到風口的,是嗅覺靈敏的創投媒體係,以36氪為主要代表,他們的用戶多為創投人士,又聚集了一批早期的創業項目,有先天的發展優勢。

他們帶著強大的使命感,宣傳語也是豪氣幹雲:"讓錢跟著人走,而不用看'豪門'的臉色"。

在媒體推波助瀾下,風口真的來了。

2015年,巨頭們敲鑼打鼓都來了。京東、阿裏、小米等電商係,試圖將股權像商品一樣兜售。

不久,螞蟻金服也發布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聞發布會,宣布成立"螞蟻達客"。

"國外有納斯達克,中國有螞蟻達客",螞蟻金服的副總裁韓歆毅在舞台上描摹恢弘藍圖,他引用著馬雲的名言作為注腳:"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在巨頭的牽引力下,第三方的小平台,開始出現了爆炸式增長,眾籌客、大夥投、第五創、頭狼金服等多個項目都宣布完成融資,融資額百萬級別。

"最火的時候,近300家平台",眾籌行業垂直媒體"眾籌之家"的主編子野稱,很多平台融資後,開始高調宣傳,甚至在高鐵座椅上打起了廣告。

△ 眾籌廣告登上高鐵

2016年年初,凹凸租車在京東上眾籌2500萬人民幣,上線3分鍾即超募,最後居然募資近1億。

"人人都是做天使的時代,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了",在《新聞直播間》的欄目上,主持人和嘉賓對於這個金融新生兒充滿了熱情,"值得我們去嗬護它"。

股權眾籌一下被推到了浪頭之巔,但一些,卻開始出現異樣的妖氛。

"整個投資環境都是非理性的",子野注意到,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自於P2P領域。

彼時,P2P如熾浪撲麵,激活了民間散碎的資本,人們開始接受這種新式的理財理念。

股權眾籌正是搭上了這一波時代快車。而子野注意到,很多平台為了上車,開始不擇手段,"宣傳的時候,直接說本金可以翻一倍、兩倍"。

相比P2P年化12%的利率,這個新生的模式,卻打出了高達100%甚至200%的回報,一度讓投資人心智全失。

參與其中的,除了P2P領域的投資者,剩下的小部分是中產階級,他們才符合股權眾籌的用戶地位——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而正是這個扭曲的開場,才導致後麵一係列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崩盤……

03崩盤

2015年的下半年,行業開始產生微妙的變化。

早期P2P投資過來的那批用戶,他們經曆過半年或一年的投資周期,開始期望看到股權眾籌的收益了。

事實上,股權眾籌是一個"慢悠悠"的模式。

在中國,一家企業從創立到上市,至少5-7年的時間,甚至更長。這就意味著,股權眾籌要跑完一個周期,需要至少5-7年。

而被"剛性兌付"和"保本保息"喂刁了胃口,被P2P的短期投資就有收益教育的投資人,對如此長的時間周期,完全不能接受。

"投資人開始天天吵著就要退出,給他們解釋,完全聽不進去",某眾籌平台的媒體負責人辛晴感覺,投資人的情緒開始失控,他幾乎能聽到決裂的滋啦聲。

最激烈的時候,辛晴在群裏說一句話,所有投資人都開始圍攻。往往一個問題剛回複完,又冒出七八個問題,"壓力巨大,頭發都愁白了"。

當然,除了上市之外,還有兩種退出方式:下一輪融資或者大股東回購。

可實際上,操作起來也困難重重,因為"眾口難調"。

在這場博弈中,話語權都掌握在領投者,或投資額較大的跟投者手中,小投資人完全被左右。

就如一群狼,頭狼領跑,其他成員隻能陪跑,當然也可以選擇脫隊成為孤狼,但一起打江山的肉自然分不到了。

辛晴就曾差點成為孤狼。

她也投資了一個項目,獲得了preA後,她就想退出,但投資團隊中的"長老們"卻大力反對:"既然能很快拿到新融資,項目以後肯定牛逼"。

"長老們"不允許其他投資者退出,大家幾輪拉鋸,身心俱疲。

利益螺旋,經常將周遭的一切,混攪得血肉模糊。

而另一邊,很多人投資的項目,已血本無歸。

創業,就是一場幸存者的遊戲,九死一生。

"十個項目中,一般隻有一兩個可以進入下一輪",子野稱。

一家知名股權眾籌平台的前員工透露,他們當時上了很多實體店鋪項目,結果大部分因為經營不善而虧損、倒閉。

質疑、維權活動集中爆發,投資人甚至開始找媒體助威,行業被推至懸崖之邊。

壞消息通常就會紮堆而來,墨菲效應爆發——監管也來了。

2015年8月7日,證監會下發通知,對股權眾籌做了進一步的分類和定義,將其修改為"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

在原來,股權眾籌的概念,更接近"普惠金融",希望大眾都可以參與其中。

然而,監管的新的定義,卻有明確暗示,不希望散戶入場,而成為針對中產階級的產品。

對於這個門檻,相當於漁網,隻保留大用戶,把小散戶全部放流。

"整個股權眾籌領域是一臉懵逼的,這和一開始設定的立場,不是相違背了嗎?"齊軒稱。

在美國,早在2012年就頒布了"喬布斯法案",專門新興成長企業(EGC)簡化IPO發行程序、降低發行成本和信息披露義務——這是美國股權眾籌得以健康發展的肥沃土壤。

此時,幾乎所有的業內人士,都希望中國的"喬布斯法案"的出台。

但投資人並不願意耐心等待,監管的曖昧態度,讓他們更為慌亂不堪。業內甚至流程一種說法:散戶不能被教育,就等著被收割。

平台與投資人的矛盾,一度加劇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崩盤降臨。

04餘暉

這一邊,被惹得心浮氣躁的投資人,叫喊著"退錢",另一邊,平台百般解釋——雙方架在這個節點上,誰也難以退讓。

退出機製真的毫無破解之道嗎?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股權的交易流通",齊軒類比IPO,如果這些創業型公司的股權,也可以做當像IPO一樣流通,就徹底解決了周期長的問題。

齊軒發現,有一批高淨值的用戶,自行在地下成立了多個"股權交易平台",進行股權轉讓,加速流通。

但這畢竟是灰色的,且相應的規則製定、定價體係,都難以服眾,"大多沒有做起來"。

實際上,這不是創業公司就可以建立的龐大係統,而需要政府和監管的介入。

"當時行業提出了無數設想,比如,建立第四板,都是理想化的解決方式",齊軒稱,整個行業都在翹首以盼,期盼規則出台。

"整個行業都仰著一張小臉,眼巴巴盯著,希望能有監管的助力,讓退出機製更完善",齊軒稱,但沒人知道,要等多久。

此時,行業已有很多平台撐不下去了,原因是,股權眾籌的盈利,是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

當時的平台方,唯一的利益來源,是收取服務費或者管理費。

一般服務費隻融資額的2%到5%,比如說融資額1000萬,一般小平台隻能收到20萬的服務費。

說得不好聽點,20萬的費用,還不夠這個項目調研的成本開支。

而很多平台也開始采取"領投+跟投"的方式,平台自己,也參與到項目之中,但是和投資人一樣,他們同樣也要麵臨回報慢的弊病。

"很多平台就是等不來監管,自身造血能力也不足,被活活拖死了",齊軒稱。

兵敗如山倒,行業急速退潮,巨頭們也淡淡離場,繁華如煙消散,兩年恍如一夢。

"當年的近300家平台,基本全部離開,轉型的、倒閉的、沉寂的",子野看到,行業中還有百來家平台尚在運轉,但這些,已離最開始的股權眾籌,越來越遠。

"這些平台在運營過程中,沉澱了一些比較理性的、高淨值的投資人,平台已安心圍繞這些投資人服務,類似基金的模式,這些投資人類似LP",子野稱,此時的股權眾籌,已不是2C的眾籌。

基金的模式,早已有之,此時大多股權眾籌平台,成為"四不像"。

行業一度出現了兩派觀點。

一派認為,股權眾籌就是一個偽命題;另一派認為,股權眾籌模式並無問題,就是降生得太早。

在美國,法規健全、投資環境相對理性,股權眾籌已做得頗為成功。

而這個需要長時間才能跑完一個周期的模式,基因天生就如中國的大環境不匹配。

投資環境的投機、不理性,體係不健全的土壤上,難以滋生出一朵需要長時間養殖、精心嗬護的花朵,它隻適合速成、功利的植被。

"恐怕還需要5-10年,投資人趨於理性,法規健全之後,也許股權眾籌還能再戰江湖",齊軒稱。

就在行業哀鴻遍野之際,卻又有逆流而上者。宜信成立了"宜天使",宜信CEO唐寧也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看好股權眾籌。

而就在近日,數月沒有更新的百度百眾,突然上線一個新的項目。

行業並未徹底衰敗,在灰燼中緩緩重生……

在中國,任何項目的落地生根,恐怕都不能忽視大環境和背景音。

普惠金融撬動了最底層的理財用戶,他們剛剛覺醒,尚在蒙昧之初。

他們沒有經曆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也沒有經受完整的金融教育,就如嗷嗷待哺的嬰兒,隻有非理性的哭聲和呐喊。

而另一方麵,金融和文明的光芒,剛剛刺破中國的商業莽林,萬物生長,卻又原始血性。

規則缺失,投機心重,麵對這片土地,金融的從業者們,需要更多的理性和耐心……

"如果金融從業者也陷入非理性,加入狂歡,盲目追求速度和規模,就會陷入群魔亂舞",齊軒說,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失敗標本,解讀過去,是為了讀懂現在和未來。

相關文章
"在一起"後絕不是隻能進不能退2017年07月27日
【教程】如何正確使用和維護電池?手機、相機、筆記本通用2017年07月27日
孫正義最新預言:巨變即將到來,感覺睡覺都是浪費時間2017年07月27日
【CHRC分享活動】20170802-北京-管理培訓生招募與培養論壇2017年07月27日
沈從文:李白的胡子應該是翹翹的!2017年07月27日
國際奧賽再現黑馬,不過我更關心韓國數學課和中國到底有何不同?2017年07月27日
蒙牛、旺旺、可口可樂集團要做同一款產品!到底誰能贏?2017年07月27日
"我愛生活,我愛加班"2017年07月27日
好久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的懸疑片了2017年07月27日
重回侏羅紀,你能跑贏霸王龍嗎?2017年07月27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