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

互聯網平台切入不良處置 市場待規範

經濟放緩和金融整頓周期中,不良資產的生成仍處於上升通道中,對於不良處置產業鏈而言,這意味著不斷擴容的空間。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早在兩年前,就有諸多投資人和創業者瞄準這塊蛋糕,將其視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又一個"萬億風口"。

2016年僅在上半年內就湧現出近30家互聯網不良處置平台,彼時監管機構就擔憂過熱跡象。而到現在,據記者粗略了解,各種模式中僅互聯網催收平台就有上百家之多,但其中真正用互聯網相關技術工具解決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

市場擴容 互聯網企業切入

不良資產處置作為一個產業,市場體量到底有多大?

這個問題恐怕沒人能給出確切答案。按照產生源頭,不良資產可分為銀行貸款、傳統民間貸款、應收賬款及P2P等類別,不良規模正比於貸款餘額,銀行占絕對大頭。

按照銀行和非銀行分類估算,銀監會公布的銀行不良貸款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為1.58萬億元,不良率是1.74%。

非銀行方麵,統計局公布的規模以上企業貸款餘額12萬億,其他企業數據不詳;傳統民間貸款規模估計5萬億-10萬億;網貸行業方麵,按網貸天眼研究院的報告,截至今年6月份貸款餘額突破萬億達到10157.71億元。因此,非銀行類貸款餘額大概20萬億-25萬億。非銀行類貸款總體不良率大概率高於銀行的不良率,總體不良規模或在3萬-5萬億(不含關注類)。

一位大數據公司副總透露,其了解接觸的一家股份製銀行一年付出的催收費用高達9億,若按一般的收回率(1:10-1:15)計算,其一家需要催收的款項就已經超過100億,可見不良資產規模以及不良處置的市場空間之大。

互聯網企業瞄上這一領域的另一個條件是,監管正促使這一封閉領域逐漸向市場化企業放開。"以前是沒有牌照就不讓做,現在是沒有牌照也可以做,隻是在規模上有要求。" 一位不良處置平台總經理向記者透露。

從模式上看,互聯網處置平台基本可劃分為"提供不良資產數據信息"和"搭建不良資產交易平台"兩大類,其中後者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催收平台,占絕對多數。

上述總經理表示,利用互聯網技術是大趨勢,傳統的催收公司主要通過勞動力解決問題,但這已經越來越難了,"我了解到今年有的傳統催收企業要招1600個人,結果600個都沒有招到"。

成本能降30%   目前多專注非銀行類

催天下董事長邱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上的不良處置平台絕大部分都是撮合交易類,而且做法非常類似,並沒有太多創新的技術在裏麵,之所以沒有形成明顯的"擁擠"現象,主要是市場太大了。

另一位平台高層人士也告訴記者,據他調研下來,在數百家催收平台中,真正利用核心係統搭建平台去操作的不過10家,其他的仍是傳統的依靠勞動力的做法。

他介紹,最新的催收係統是開放的係統,允許第三方接入,帶有語音引擎和智能檢索功能。"不良處置領域最大的痛點就是債務人失聯和財務信息不健全兩點,智能檢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這方麵的效率。"

從流程上來看,傳統的不良處置中,銀行將資產給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對外發包,調查員通過原始的走訪形式核實資產,相比之下,運用互聯網工具和技術能降低至少30%的人力成本。此外還能提高交易的公允性,因為用工具挑選出來的是最高效率的處置方,傳統方式挑出的是出價最低的處置方,很容易造成資產價值被低估。"我們能給傳統資產管理公司提高的效率100倍都不止。" 上述平台高層表示。

邱靖指出,相比傳統方式,互聯網平台還能促使整個行業更加健康規範,因為所有的操作都會在係統中留痕,監管隨時可以取證檢查,這會約束執行人員更規範。

不過,目前互聯網不良處置平台主要針對的是非銀行類的不良資產市場。盡管理論上,整個市場互聯網企業都可以做,但受限於傳統機構的固有觀念,以及監管細則不明,實際操作中很難切入主流的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市場。"銀行不良的形成很多是經濟上的因素,並非債務人不願償還,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邱靖表示。

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院院長黃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管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互聯網技術和企業介入不良資產處置是大勢所趨,現在整個不良處置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有布局,但是從完整生態的角度來看,首先要求整個不良市場有真實的信息披露,其次必須圍繞產業鏈上下遊形成數據共享機製,最後,監管政策一定要跟上。

相關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