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製度開門
資料來源:薑海珊 《香港公立高校教師薪酬製度與激勵機製及啟示》《高教探索》2011年第3期
近日,微信朋友圈傳出一張複旦大學某教授的酬薪單,圖片顯示,5月份該教授工資應發15335元,但實際到手隻有8272元。
那麼與上海相比較,香港高校教授的收入怎麼樣?全球化的環境下麵對國際間高校的競爭,香港高校的薪酬製度在不斷的改革,以吸引和留住更好的人才。
在薪酬的構成上,香港高校教學科研人員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資和福利(包括醫療、休假、住房、公積金、子女教育等福利)組成,一般沒有獎金。根據職級的不同,工資和所享受的福利會有所不同。
一、世界領先的工資水平
以前與公務員薪酬製度掛鉤時,高校教職工的工資一般是每年增薪一個點;2003年脫鉤以後,薪酬製度就更加靈活了,現在大多數高校根據教師工作表現來調整增薪點。如果教師工作表現優秀可以增加2個點或者更多;如果工作表現不佳可以不增薪,但是一般不會減薪。另外,高校還可以根據政府公布的生活指數在整體上調整薪酬,例如在2010年1月香港中文大學的薪酬普遍下調了五個百分點之多。
通過這次調查,筆者得知目前香港高校教研人員的基本工資(不包括福利),從平均水平來看,助理教授大約為4-6萬港元,副教授為6-8萬港元,教授為8-11萬港元。但是,不同類型的院校工資水平又會有所差別。比如以教學為主的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教師工資稍微低一點;香港公開大學的教師同時承擔遠程教育教學任務,其工資水平稍微高一點。從總體上來看,與世界上發達國家高校、中國大陸高校以及香港本地中小學相比,香港高校教研人員的工資水平都排在前列。
二、福利待遇也是一流
高校的教職人員一般可以享受醫療福利、學術假期、住房津貼、公積金和未成年子女教育津貼等福利。2003年與公務員薪酬製度脫鉤之後,各高校可以製定自己的薪酬製度,因此各高校在福利待遇上也不盡相同。
對於醫療福利,員工在退休之前都可以享受。香港中文大學有保健中心,一般的小病可以在保健中心就診,門診是免費的。如果需要住院治療,可以到中文大學的教學醫院或者香港公立醫院就診。員工有醫療保險可以用於住院治療,每年繳費200港元就可以保障40萬以下的醫療費用。在香港公開大學,教授以上組別的人員享受第一類醫療福利,助理教授和副教授享受第二類醫療福利,第三類醫療福利主要是由非教學類別中組別較低的人員享受。第一類人員的福利額度最高,其中每年門診最高限額分別是第二類人員和第三類人員的1.28倍和1.49倍,住院最高限額是其他兩類人員的1.41倍和3.17倍。
教師一般每年都享有一定時間的帶薪休假,香港中文大學規定工作10年以內的人員享有22天公假,工作10年以上的享有26天公假。此外,教研人員還有研修假和會議假,可以用於參加研討會等。香港大學還有"學術假期"的規定,教研人員工作滿三年以後可以申請,每年可以申請最多兩個月的學術假期,學術假期主要用於學術研究,可以去國外也可以留在香港。休假時間在6個月之內,學校照常發工資,假期結束後休假者要提供一份研究報告。
由於香港房產價格很貴,目前香港高校一般的做法是發放住房津貼,讓員工到市場上租房居住。教學研究人員一般是可以獲得住房津貼的,但是根據所屬職級的不同,可以獲得的津貼額度不同。一般來說,助理教授每個月1-2萬港元、教授每個月3-4萬港元。2008年香港公開大學薪酬製度改革後,將住房津貼和子女教育津貼合並為"綜合現金津貼",按照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算,以現金的形式發放。
在退休保障方麵,香港高校有約滿酬金和公積金兩種方式。對於兩年期或者三年期合同的固定期限合同人員采用"約滿酬金","約滿酬金"約為底薪的10%-15%,教師完成合同後,學校向其支付約滿酬金。對於非固定期限合同人員就采用公積金計劃,每個月按照工資的一定比例(一般是5%)進行扣除,學校再投入15%,共同投放到一個戶頭中進行投資經營,到退休時就可以全部取出。
三、薪酬外收入非常少
在香港,高校教學科研人員的收入主要就是基本工資和福利,通過在校外兼職而獲得收入的情況非常少,也不能從科研項目經費中獲得收入。
香港公立高校一般是不允許教師在外兼職的,因為教師的工資是納稅人的錢,必須用於完成本職工作。在考察中筆者了解到,教師的基本工資能夠滿足其基本生活以及住房等需要,教師一般不需要到校外去找兼職來做,從事校外兼職工作和服務的一般是比較有名的教授。
校外兼職的主要類別有帶酬的專業服務、不帶酬的專業服務以及不帶酬的非專業服務三種類型。學校對於校外兼職有比較嚴格的紀律規範。首先必須通過申請,如果沒有通過申請而從事校外工作是違規的,要受到紀律懲處。如果教師到校外服務,一般都被看作個人的行為。
學校也會鼓勵教師做一些校外帶酬的專業服務,目的是產學相長、回饋社會。因此在與本職工作和學校利益沒有衝突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申請校外服務。筆者在調研中了解到,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大部分都在校外兼職,這對於學校和社會來說是互利的,隻要通過部門允許、不影響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在香港高校專款必須專用,所有政府撥款的使用都受到廉政公署的監管。科研項目申請的經費必須全部用於科研工作需要,用於購買設備、聘請研究人員等,不可以轉化成為個人的收入,這在香港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如果將科研經費當成自己的工資放到自己的賬戶裏就是"公職人員行為不當",可以構成犯罪。此外,學校發放的房屋津貼也隻能用於租房,不可以轉化為個人收入。在科研經費或者房屋津貼的使用中都不能"讓自己有得利",這就是香港當局所設立的"防止利益衝突"製度。
延伸閱讀
數據告訴你:窮教授和富教授差別有多大
來源:一圖觀政(ID:P100017)、學術中國(ID:xueshuzhongguo)
作者:卜鬆
高校教師究竟靠什麼賺錢?工資到底怎麼發?夠不夠養家糊口?除了感謝園丁們的辛勤付出,以下數據提醒你:這些冷思考,必不可少。
高校目前所實行的是績效工資製,也就是俗稱的"賺工分"。簡言之,這是一種以教學、科研工作量和院校收入為基礎,決定教師工資額度的分配製度。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這間接促使了教師工資收入的逐步分化。
中國的大學老師到底"有多窮"?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的2013年部分高校教師收入情況調查顯示,年薪在10萬元以下的教師占比近一半,20萬元以上的占比不足5%。另一方麵,工資額度與教師職稱高低有直接關聯,相鄰兩級的平均工資差異由低到高不斷擴大。
數據來源:透視高校教師收入分配現狀----求是網
從教師自身能力水平來看,高層次人才與普通教師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漸拉大。在上述薪酬調查中,采集的高層次人才樣本包括兩院院士、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數據來源:透視高校教師收入分配現狀----求是網
近年來,青年教師逐漸成為教學科研的主力軍,但是,35周歲左右的高校青年教職工收入水平卻普遍偏低。81.9%的青年教師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特別是34.6%的青年教師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鄒農儉教授表示,青年教師麵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享受到福利房,這與體製外的社會類似,隻要能解決房子,其他都不是問題。
數據來源:透視高校教師收入分配現狀----求是網
中國大學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全球究竟處於哪一檔次呢?2012年4月,《紐約時報》報道稱,芝加哥大學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飛利浦·阿特巴赫做了一項揭全球28個國家大學教師"家底"的調查。結果顯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剛入行的大學老師收入為每月259美元,是全球"最低價",而中國大學老師的平均工資也僅為720美元。相比之下,加拿大老師的收入居於榜首,分別達到中國老師收入的22倍和近10倍。
數據來源:Paying the Professoriate,A Comparison of Academic Remuneration and Contracts in 28 Countries(Philip Altbach et.al.)
"窮則思變"的老師們如何"發家致富"?
身在象牙塔內、親臨真相邊緣的學生們常常對老師們的行頭、代步工具甚至是資產多寡評頭論足,議論紛紛。
來源:大學教授苦樂不均——中國青年報
顯而易見,當工資收入滿足不了基本生活需求時,老師教授們開始絞盡腦汁,力圖"生財有道"。
1. 工資低?沒關係,去院裏當個官!
作者在對南京多位高校教授和講師的采訪中了解到,鑒於目前的高校教師人事薪資體係,在校內擔任或兼任行政職位的教師在薪資水平上較普通教師有較大優勢,兼職者所掌握的行政、學術資源更加豐富,"兩頭挑"讓過度行政化成為薪酬分配趨向不公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當個官,連錢也好賺了。
數據來源:《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表9-12下方文字
2. 講課費不夠?這有什麼,科研、商業走起!
來錢最快、效率較高的當屬科研項目和企業兼職。不過,能否從中持續不斷領到真金白銀,到手的又有多少,則跟對口專業的市場化、所屬高校的知名度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應用性學科的外來主動項目多,基礎理論學科的可申請項目則少得可憐。
數據來源:《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表4-6
據相關媒體報道,在中國高校中,大學教授年薪最高可相差70萬,並且,在當今高校行政化與市場化的交互作用之下,出現了"三奔一荒"的現象,即奔錢、奔官、奔項目以及荒學術。
針對這種說法,鄒農儉教授認為,"'三奔一荒'現象有,但不是普遍現象。奔項目與做學術往往是一致的,奔項目不是壞事,有了項目,指導研究生才有資格,才有意義。高校教師應有一定的科研要求,特別是層次越高的學校,科研的要求越高。因為要指導研究生,帶碩士、博士,導師沒有課題,指導學生就缺乏力度,對學生也沒有吸引力。一旦有了課題,對本科生、研究生來說,都是莫大的激勵。"
結語
關於高校教師收入多寡的新聞屢見報端,富教授和窮教授的兩極分化也著實讓人心酸。在目前高校薪酬分配製度缺乏實證研究的基礎之下,教師們所做的轉型之舉,實則也是被逼無奈。當教師們每站上一次講台,所得收入隻有三五十元,寫出科研論文、忙於企業項目的代價是用一隻煙盒上草書的提綱講完整節課;而越來越多的學生覬覦著手握豐富科研資源的教授,試圖分得一杯羹時,我們不禁要問:項目與教學,究竟如何兼得?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經管之家論壇客服橙寶個人微信號,按說明操作即可獲得10個論壇幣,而且她會在朋友圈不定期發布精選經管學習資料禮包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