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

“用戶激勵”套路失靈?海外資訊類產品如何培育會員忠粉


擁有了用戶,然後呢?

 

這兩年,各種"號"成為搶灘流量的戰場,除資訊類應用外,各類實用性工具、瀏覽器、搜索引擎也做起內容入口,都希望攬住用戶注意力,並盡可能地延長注意力停留的時間。

 

因此,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獲客隻是第一步,"完成注冊"這個行為僅僅是用戶成長體係的開端。

 

用戶成長體係,換種通俗的表達方式,就是會員製。這個有些"古老"的說法,其實是洞察用戶、增加粘性、製造參與感、表達平台關懷,並實現核心用戶培育及持續變現的係統性工程。這也是獲客之後需要通盤思考的"大問題"。

 

本期全媒派(qq_qmp)聚焦資訊領域,選取《衛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和社交新聞網站Reddit作為觀察樣本,拆解各家培育用戶有何高招。

 

《衛報》

知識導向的付費服務

 

作為影響力遍及全球的綜合性日報,《衛報》於2014年推出了數字付費會員計劃,並於2016年開始著力宣傳。在《衛報》,有一支大約50人的團隊專門負責會員製工作,工作內容包括數據分析、業務開發、營銷、客戶體驗等等。

 

細分付費會員層級

 

《衛報》付費會員可大致分為"支持者"(Supporter)、"好夥伴"(Partner)和"老主顧"(Patron)三個等級,以費用多寡決定內容獲取及參與程度。

 

短短一年間,會員製中最基礎的層級——"支持者"(Supporter)的數量從1.5萬猛增至20萬人,給衛報帶來每月100萬英鎊的收入。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衛報》也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希望在2019年,付費會員數能突破100萬大關。

 

《衛報》曾經曆了數十次會員製推廣的探索和嚐試,在不同的地方投放會員製的宣傳物料:從文章底部鏈接到文內放置鏈接,再到彈窗廣告、社交網絡傳播、訂閱郵件推送,它統統試了個遍,用鋪天蓋地的宣傳顯著提升了會員參與人數。

 

目前,《衛報》在官網的顯眼位置設置了會員製的入口,點擊即可進入"支持者"的介紹頁麵。

 


作為《衛報》主推的會員級,"支持者"每個月需要支付5英鎊(6.99美元),可以享受到獲贈入會禮物、免APP廣告、加入全球《衛報》讀者俱樂部、獲取會員定製郵件等特權。

 

而該網頁也用相當的版麵、懇切的語言來說服讀者入會:因為廣告收入越來越少,不想受到商業和政治的幹擾,又想要保護編輯獨立,隻能求助於廣大讀者給予支援,讓大家一起創造更好的、更公平的新聞環境。

 

#視頻:支持《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