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9月18日星期一

你打王者榮耀的歲數,他們在幹驚天大事: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建軍大業》的公映,意味著"共和國三部曲"至此得以完成。從建黨、建軍到建國,透過三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三部曲"濃縮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部曆史進程,中國革命史的宏大敘事及其內在邏輯得以完整建構起來。

與兩部前作一樣,《建軍大業》是典型的"文獻紀錄式"作品。影片全景式地展現了從"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直至朱毛井岡山會師,人民軍隊從無到有的創建過程。與《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等好萊塢戰爭片以個體為焦點、圍繞單一核心事件敘事不同,《建軍大業》是國家層麵的意識形態闡釋,需要描述廣闊而複雜的曆史背景,展現不同方向的政治角力,揭示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影片試圖塑造的"主人公"是"曆史及其規律"。寫人即寫史,而史是落腳點,這使得多線敘事和群像式人物塑造成為必然(這也是"三部曲"出現"數星星"現象的根本原因),這樣的藝術形態對於觀眾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隻有具備相應曆史背景知識,才能更加順暢地理解影片,這或許正是"大曆史"的敘事與接受特征。

引入劉偉強展現了《建軍大業》嚐試類型突破的野心。劉偉強最為著名的是黑幫片與警匪片,擅長的是激烈動作、緊張對峙、陽剛血性以及腎上腺素的激發,這些正與戰爭片要素特征吻合。影片開場交待南昌起義的緣起,便具有典型的劉偉強風格:汪壽華被杜月笙誘殺,血洗商務印書館,街頭屠殺與白色恐怖,周恩來找斯烈質疑大屠殺何人指使,幾個段落通過平行蒙太奇呈現,動作性強,鏡語豐富,節奏緊湊,剪輯利落,絕不拖泥帶水,不論是爆炸場麵還是緊張的對峙,其場景氣氛的營造即使在純粹的商業片中亦算較高水準。

南昌起義和三河壩戰役是影片的重頭戲,也是占全片近40%篇幅的戰爭戲的重中之重。近年來,中國戰爭片在質感呈現上已有極大進步,《我的戰爭》、《勇士》、《血戰湘江》等片盡管在內容上不盡如人意,但在視聽技術層麵確有質的提升,本片在此基礎上則融入了劉偉強個人化的風格,盡管他此前並未拍過戰爭片。南昌起義的炮火中,粟裕揮舞大刀飛身躍起的高速鏡頭,或者葉挺置生死於不顧狂放指揮戰鬥,仿佛化身戰爭英雄交響曲的指揮,英雄主義的史詩性被推到了極致。對個性的張揚原是劉偉強的強項,將之移植到"主旋律"影片中,看起來並不違和。

《建軍大業》並非第一部將"主旋律"類型化的影片。自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開始,博納影業逐漸開發出了"商業片導演+類型化形態+'主旋律'題材"的創作模式,其後《湄公河行動》的巨大成功更驗證了其有效性,既有高度觀賞性,又能夠完成主流價值觀的傳達。連向來走藝術片路線的許鞍華,也在博納投資下拍攝了表現香港抗戰曆史的《明月幾時有》。《建軍大業》無疑是這一創作模式的又一次實踐。對於這些香港導演而言,他們或許未必真正理解主旋律敘事所內含的政治倫理,他們擅長的是愛情、親情、友情、正義與複仇等道德與情感邏輯,二者之間的巧妙置換是這些影片成功的秘密。劉偉強便認為革命故事與他過去的影片相比,二者都在講"男人們之間的故事"。


大量"小鮮肉"出演英雄偉人是影片最大的爭議。顯然是為了對質疑進行回應,片中主要人物出場時均刻意標識了其年齡,這一影史上前所未有的細節頗耐人尋味。在中國人熟悉的曆史想象中,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就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題材影視作品中偉人英雄們的扮演者多是中年甚至老年。1981年上影廠出品的《南昌起義》,片中革命領袖均是成熟穩重的中年形象。2007年八一廠拍攝的《八月一日》,片中幾名主要演員劉勁、侯勇、王霙、呂良偉、李子雄出演時的平均年齡甚至已經超過46歲,似乎從未有人對其年齡提出疑問。

在各種革命曆史敘事中,革命者們的年齡問題往往被忽略了,而事實卻是許多先驅者在弱冠之年就已踏上革命之路。參與建軍大業的曆史人物中,除了朱德40歲最為年長,其他人都可稱年輕:毛澤東、賀龍、葉挺分別為33、31、30歲,周恩來29歲,何長工27歲,陳毅26歲,羅榮桓25歲,聶榮臻與陳賡24歲,任弼時23歲,盧德銘22歲,譚政21歲,林彪、粟裕19歲,許光達僅18歲。選擇青年演員更接近曆史事實,雖然這與此前大多數人對於"老一輩革命家"的想像定式不同。據說製片黃建新最初設定的演員標準是35-40歲,然而劉偉強在研讀了上千萬字史料後否定了這一設定,因為"青春是沒法演的"。

《建軍大業》青春視角的意義或許在於,它改寫了傳統的革命史書寫方式,還原了曆史一個麵向的真實。這其中固然有商業目的的考量,但它對於年輕觀眾或有另外的意義:這些先驅者曾與你一樣年輕,你在打王者榮耀,他們卻提著腦袋,幹著驚天動地的大事。


年輕演員的演技和氣質一直備受非議,然而從成片來看,大多數年輕演員的表現是合格的。第二次飾演毛澤東的劉燁駕輕就熟,飾演周恩來的朱亞文表現出色,果斷堅毅,在片中猶如定海神針。至於其他被視為"小鮮肉"的演員,雖確有個別的表現稚嫩,但總的來說大體都呈現了與角色相符的氣質,並試圖塑造其獨特的個性。此前爭議最大的歐豪飾演的葉挺,也算性格鮮明,演出了難得的霸氣與豪氣。出演這些偉人英雄,對於這些年輕演員而言,無論在職業精神、信念或信仰層麵,或許都是一次洗禮。


有一點較少被提及的,是本片在內容上的突破性。此前兩部南昌起義電影皆聚焦於南昌城內,當勝利的紅旗插上南昌城頭,影片即告結束,而起義之後的南下則被有意省略了,其原因在於,南下後的經曆慘烈而悲壯——三河壩分兵之後,由於敵眾我寡,主力部隊被打散,並未實現最初設定的恢複廣東革命根據地並再次北伐的目標。《建軍大業》是第一部表現南昌起義南下曆程的電影,不僅如此,影片還將最為濃墨重彩的高潮段落,給予了三河壩大戰和天心圩整兵,朱德慨然領命,以3000人對抗敵軍3萬人3天3夜,這個段落是影片最為激昂,也最為動情的部分。相比於勝利,苦難或許更具深刻的意義。三河壩大戰之後,南下部隊僅剩下朱德率領的八百壯士。正是這支起義火種,在發動湘南起義後,最終與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隊伍在井岡山會師,進而開創了輝煌的"建軍大業"。兩場起義為我軍培養了一批卓越的軍事將領。1955年授銜的"十大元帥"中有8人、"十大將軍"中有5人直接或間接參與了南昌和秋收起義(或來自起義部隊)。"建軍"肇始的兩場起義,對於人民軍隊何等重要不言而喻。


影片的不足也是明顯的:開場略顯粗糙的CG動畫與影片應有的品質不太相符;有的台詞還存在"喊口號"的痕跡;個別年輕演員還沒能掌握人物,表演讓人出戲;最讓人遺憾的是影片的結尾,朱毛會師的段落不論是表演方法還是影像呈現,似乎都複現了"十七年"戰爭片慣常的昂揚樂觀、萬眾歡呼的"勝利式結尾",而它原本可以更加厚重深沉,更有思想和藝術表現力。

 文| 詹慶生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靳東+陳道明,"前半生"的直男邏輯令人齒冷


當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化身耶穌 該怎樣看這個悲劇人物?


《軍師聯盟》:半部精彩半部癲  痛哉惜哉


有什麼比相互厭惡的夫妻更可怕?答:恩愛夫妻


《大護法》根本沒那麼好 它被表達欲搞砸了


我們所熟悉的李清照其實是人工製造出來的


欣賞倫勃朗 別隻看掛在牆上的畫


他們的信仰就是手板聲

相關文章
中國"蘭博"讓好萊塢遭遇"敦刻爾克"?2017年08月12日
電影質感的邏輯燒腦良心劇《河神》火了!2017年08月12日
英劇版[見字如麵],這才是真正的演技炸裂2017年08月12日
【每周一題】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你會選哪個?2017年08月12日
《我們的愛》直麵生活悲喜,靳東放下精英範兒,變身憋屈"鳳凰男"2017年08月12日
獨家揭秘謝楠的愛情結晶生活2017年08月12日
如何高效擊潰孩子的二次元職業夢?2017年08月12日
星鮮事|舒淇婚後一年首秀恩愛:甜蜜示愛馮德倫,隻為打破婚變傳言?2017年08月12日
她是胡歌想娶的女人,一向毒舌的金星也忍不住稱讚她前途無量!2017年08月12日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之英雄聯盟2017年08月12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