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9月14日星期四

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好設計



Global Warming




今年的高溫來得特別早,北京5月就發布了首個高溫預警,山東、江蘇、湖南隨後接連亮起了黃色,而上海近期已經連續十幾天處於高溫橙色預警。35度以上的暴熱天氣似乎已經成了常態,出門感覺就要融化,甚至有人戲謔地說"空調給了我生命"。


不久前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6年中國海平麵公報》中顯示,去年中國沿海海平麵與往年相比高出了82毫米,1980年至2016年間中國沿海海平麵上升速率為3.2毫米/年。等到格陵蘭島、南極等區域的冰川全部融化後,全球海平麵將上升7至10米,中國的長江口可能要淹沒南京。



高溫記錄的逐年刷新使得風暴、旱情、澇災不斷加重,伴隨著能源稀缺、社區遭到破壞、疾病風險增高、政治經濟動蕩等一係列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活。全球氣候變暖已不再單純是一個環境問題,而是逐步滲透至生活中的方方麵麵。


很多人可能不太相信僅憑一己之力能夠對全球氣候變暖做出什麼改變,然而有一群設計師、創意人,他們正在運用自己的idea一點一點改變著世界。







[ 0 1 ]

可移動可組裝的房屋

📍泰 國



泰國的熱帶氣候本身對房屋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南部地區,今年年初剛迎來30年最嚴重水災,幾周內數十人喪生,大量房屋遭到破壞。為了解決房屋問題,來自泰南城市吞武裏的Solar Decathlon Europe團隊嚐試將現代科技融入傳統的泰式建築中,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自適應房屋"。



"自適應房屋"由可持續利用的集裝箱組成,運輸起來方便、靈活,易於重組,具有可移動社區的屬性。房屋從裏到外由當地原材料製成,擁有模塊化結構、製冷係統和遮陽裝置。



[ 0 2 ]

3D打印DIY屬於自己的漂浮屋

📍英 國



英國東海岸線在過去1萬年消退了20公裏,當前消退的速度為平均每年兩米,人們已經認真考慮在水上生活的問題。由CTA設計的漂浮屋很有意思,它的結構輕巧,可以自由地漂浮在水麵之上,就像一座船屋一樣。漂浮屋內部采用了絕緣的木材,整體麵積大約14米長、4.5米寬,自帶花園,底部和頂部都可以種植綠植。



這所漂浮屋的設計圖可在開源網站下載並用於3D打印。設計團隊的願景是,無論是普通的個人還是專業的工程師,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都可以使用這些部件建造自己的房子,而且耗時僅需兩周。



[ 0 3 ]

在住所中搭建防水台

📍意大利



"水城"威尼斯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近幾年幾乎每次遇到漲潮和強熱風的影響,居民們就隻能在水中行走,而且據專家預測最遲到2100年,威尼斯將徹底不能居住。為此,政府花費70億美元建造了一個大閘門。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也許意大利設計工作室Act_Romegialli發起的房屋改造計劃能對普通民眾有點幫助。他們把一間工作室改造成住所,在屋子入口處搭建了一個水泥防水台,用來抵禦湧入的水,同時保留現代主義風格的室內環境。



[ 0 4 ]

一個可以防洪的滑板公園

📍丹 麥



在丹麥羅斯基勒的拉巴爾德公園裏有一個滑板場,與其他滑板場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擁有排水係統的功能。過去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降雨量增加,地下室和街道被淹沒,這個城市急需一個分離相鄰地區雨水和汙水的係統。



基於這一現狀,丹麥建築事務所Nordarch提案將該地區變成一個非比尋常的休閑場所,滑板場可以將雨水引導入碗狀地帶,容量相當於10個遊泳池。另外,公園還設有慢跑道、健身設備以及休閑區。



[ 0 5 ]

海洋可以居住也可以發電

📍黎巴嫩



IRIS是一個矗立於海邊的大型活動裝置,由建築事務所Najjar&Najjar Architects設計,它既可以作為收容所,也可以作為能量收集站。IRIS運用海水運動進行發電,並通過電纜將電力傳輸到該地區的民宅。



建築師希望通過這一設計方式,縮小傳統漁民、貧困沿海居民與富豪之間的差距。IRIS抵製貝魯特開放海岸線的征用,倡議將海洋送還給漁民和當地居民,把城市與公海進行有機連接,幫助人們獲取能源。



[ 0 6 ]

為全人類提供浮動功能指導

📍荷 蘭



荷蘭設計工作室Waterstudio.nl是浮動建築的領導者,致力於幫助全球貧民窟解決氣候變化和海平麵上升問題。 Waterstudio.nl推出一係列城市應用程序,為人們提供"浮動功能"的指導,從補充住房、汙水處理,到食物用地,警示居民危險水域的存在。



在這一舉措獲得成功之後,設計團隊將目標轉移到馬爾代夫上麵。他們注意到,組成馬爾代夫的1200個島嶼中,沒有一座海拔超過六英尺,所以如果海平麵持續上升,總有一天整個國家將被完全淹沒於水下。目前,馬爾代夫政府正在與Waterstudio.NL積極合作,為這些島嶼建造相應的浮動設施,從而使全國免遭滅頂之災。




[ 0 1 ]

會傾斜的燈



Life in Balance是由Bosung Kim設計的一款燈,旨在改變用戶日常用電行為。當用電超過預定限製時,該產品就會像秤一樣失去平衡。它可以連接無線網絡,用戶可以根據日、周、月的基礎來設置電表。



[ 0 2 ]

浴室裏的"桶裝水"



由John Lai和Afshin Mehin設計的5加侖水桶是一款反映用水量的數字淋浴花灑。5加侖即18.9升,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桶裝水大小。設計者希望通過這一熟悉的桶裝水容量顯示,鼓勵人們在淋浴時減少用水量,降低能量消耗。



[ 0 3 ]

吃硬幣的燈



Ricardo Figueiroa設計的Change Lamp將電費現收現付的方式發揮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款燈造型簡潔,沒有開關,投幣使用,有效地控製了用戶每天的用電量。



[ 0 4 ]

會"變臉"的罐子


Martin Kay設計的罐子旨在每天提醒人們全球變暖問題。罐子能夠顯示光照的增量變化,運用Rothko般的色調漸變模擬冰川融化和海平麵上升,並將它們實時傳達給用戶。



[ 0 5 ]

家庭電管沙漏



Thomas Brisebras設計的Preserve牢牢抓住與能源消費相關的用戶習慣,以沙漏的形式對家庭用電進行控製。當沙漏清空時,房子的電力將自動關閉,表明已經達到當日最大值。每天結束時,翻轉沙漏標誌著新一輪能源開支的開始。



[ 0 6 ]

不轉不亮的路燈



Blaise Bertrand采用可持續街道照明係統的概念,結合產品設計、社會雕塑和可再生能源,設計出一款新型路燈Light Generator。它依靠行人自發性轉動路燈杆上麵的圓盤發電照明,在城市環境供電和減少電費方麵發揮了實質性作用。


在對抗全球氣候變暖這場大戰中,設計師的作用不可小覷。如果每位設計師在做設計決策之前,都能把對能源和環境產生的影響放在首位,以"綠色"出發提供更多更好的創意,也許真的可以改變未來。






— 良品推薦 —






相關文章
"在一起"後絕不是隻能進不能退2017年07月27日
【教程】如何正確使用和維護電池?手機、相機、筆記本通用2017年07月27日
孫正義最新預言:巨變即將到來,感覺睡覺都是浪費時間2017年07月27日
【CHRC分享活動】20170802-北京-管理培訓生招募與培養論壇2017年07月27日
沈從文:李白的胡子應該是翹翹的!2017年07月27日
國際奧賽再現黑馬,不過我更關心韓國數學課和中國到底有何不同?2017年07月27日
蒙牛、旺旺、可口可樂集團要做同一款產品!到底誰能贏?2017年07月27日
"我愛生活,我愛加班"2017年07月27日
好久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的懸疑片了2017年07月27日
重回侏羅紀,你能跑贏霸王龍嗎?2017年07月27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