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娛樂 文:昭鶴
廣電總局發布了最新通知文件
2017年是綜藝市場的"政策大年"。從6月份起,廣電總局針對綜藝節目的各種"最嚴限令"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今天上午(8月5日),有娛樂博主網上曬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近日下發的《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文件(以下簡稱《通知》),這一新政對上星綜合頻道提出了七大要求,包括做好節目價值導向,以央視內容為標杆;鼓勵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經濟類節目的播出;繼續加強綜藝娛樂、真人秀等節目管理調控等等。至此,網傳的廣電總局"最嚴限令"實錘落地。
廣電總局近日發布"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要求:
1、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堅持新聞綜合頻道的定位,堅持新聞立台的方針;
2、地方上星綜合頻道的節目要堅持高標準,要以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為標杆,堅守底線,把好導向,努力攀登正能量高峰;
3、進一步強化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公益屬性和文化屬性。堅決反對唯收視率,堅決抵製收視率造假;總局鼓勵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經濟類節目的播出數量和頻次;
4、繼續加強綜藝娛樂、真人秀節目管理調控。
5、強化重點時期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管理調控,提前審查、重播重審,原則上不得編排娛樂性較強、題材內容較敏感的電視劇;
6、切實加強主持人和嘉賓管理。不得違規設置"嘉賓主持",邀請演藝明星做嘉賓,必須把道德品行、藝術成就作為首要標準。要積極邀請優秀的文化學者、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等在某一領域有深厚造詣的人士做嘉賓,充分發揮節目的教育引導作用;努力提高普通群眾在節目中的比重,讓基層群眾成為節目的嘉賓、主持、主角,注意不能把群眾作為明星陪襯或背景。
7、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強化節目屬地管理職責。
針對這7項要求,搜狐娛樂求證了湖南衛視、北京衛視等主要衛視的工作人員,他們均表示尚未接到此《通知》,但會積極嚴格響應和執行總局的各項要求。有圈內專業人士告訴搜狐娛樂,對廣電總局的此《通知》"在意料之內":"很明顯,總局這兩年對於網絡視聽節目的把控越來越清晰、嚴格,根據這兩年下達的各種政策的走勢,今天網上傳開的這份文件也在意料之中。"
確實,從2011年廣電總局頒布"限娛令"開始,針對綜藝的種種政策愈來愈具體。
2011年,"限娛令"現真身;
2013年,加強版"限娛令"實施,總局要求抵製過度娛樂,防止雷同浪費;同時,對電視晚會進行調控,原則上重要節假日期間每日不超過3台。
2015年,廣電總局又公布了《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要更加關注普通群眾,避免過度明星化。
2016年2月,"限童令"被傳出,總局從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方麵嚴格控製未成年人參加真人秀,直接叫停明星子女參加的真人秀。同年下半年,"限韓令"的傳聞四處沸騰。
而從近日的"最嚴限令"可以看出,總局開始大力鼓勵文化類節目發展,明星真人秀類節目將會受限。
其實,早從今年上半年起,各衛視就開始陸續研製、推出各種文化類和科技類節目,在可預見的將來,文化類綜藝將後來居上,持續霸屏。
精彩文章推薦:(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中國100年以來的新年賀詞大全:經典必讀
不是傳統媒體不行了,而是你的傳統媒體不行了
廣電人才流失嚴重,有何破解之法?
清華教授尹鴻:傳統媒體的真正對手不是新媒體
自廢武功、人才外流:台灣電視麵臨窮途末路了嗎
演員打分製,是否會加速電視劇走向自我毀滅
平台吃肉主播喝湯:直播分成 錢去哪兒了
綜藝邀請明星不僅要看咖度:最強粉絲收割機是誰
人民日報揭直播數據造假:觀眾竟超13億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傳媒評論微信公號
希望更多交流的夥伴,請加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活動。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