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9月7日星期四

為人父母的你,有多久沒和孩子一起讀書了?

互聯網正在悄然改變人們生活的觀念和方式,它對家庭教育帶來的挑戰毋庸置疑。雖然互聯網已成為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仍有不少家長"談網色變",在新技術麵前束手無策。在這樣的轉型時期,父母應該如何利用新技術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讓孩子與網絡良性共處?


7月19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現代教育》報社主辦的 "轉型時期的親子關係構建"家庭教育主題論壇在北京舉行,知名教育專家、北京中小學校長及家長代表齊聚一堂,從一線教育實踐經驗出發,探討了互聯網時代的高質量親子陪伴形式,助推家庭教育全麵轉型升級。


在未來一個月內,騰雲 將通過5篇推送呈現論壇嘉賓的精彩發言,分享轉型時期親子關係構建的正確方式,幫助家長了解互聯網,讓新技術成為中國家庭教育的"利器"。


本文為本係列的第一篇。來自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在他看來,新親子關係的構建應提倡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共同成長的"四共"原則。隻有當關係被構建以後,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發生。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到"三個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國家領導人如此關注家庭教育問題,這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16年,在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的時候,習總書記又一次講到了家庭的意義和家庭教育的意義,他指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


在中國文化裏,家和國本身是聯係在一起的,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整個家庭關係其實是社會關係的縮影,所以人的社會化首先是在家庭裏實現的。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就是在家庭中學習各種各樣的關係,學會和別人交往,學會領導與被領導,學會處理各種各樣的社會事務。所以一個好的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社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親子關係就是家庭中最核心的一個關係。


如何處理好親子關係?我認為,主要是解決"四個共"的問題: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共同成長。


第一個"共":共讀。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家庭是把教育權讓渡給學校的,在現代教育製度產生後,很多家庭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讀書也是學校的事情,所以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父母越來越少。


為什麼共讀?因為隻有共同閱讀才能形成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密碼、共同的願景和共同的價值。在一本叫做《造就美國人》的書中,作者指出,美國人就是被那些世界上偉大的書籍造就的。其實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大家之所以有共同的生活,閱讀就是重要的基石。


優秀的父母,優秀的親子關係的構建,往往也有一個共同閱讀的過程。把孩子帶到閱讀的世界中,與孩子一起閱讀,母親和孩子因此便有了共同的話題,交流的時候也就有了共同的素材、共同的主題、共同的價值。


第二個"共":共寫。


因為閱讀和寫作好比一架飛機的兩翼,如果說閱讀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那麼寫作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如果說閱讀是汲取知識、汲取思想、汲取智慧的過程,那麼寫作就是提煉、提升的過程,所以真正的思考一定是從寫作開始的。


關於"共寫",南京有一個"親子日記"的例子。一位老師讓父親、母親和孩子一起記日記,他們不僅會記下整個家庭的故事,也會記下孩子在學校、父母在職場上發生的故事。曾有一位父親寫下了自己28年戒煙的經曆,孩子寫下了自己練習跳繩的故事,記錄下他從100下/分鍾到200下/分鍾進步的過程。通過這樣一個載體,親子的溝通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常態。


第三個"共":共同生活。


如果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共讀、共寫,即使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他們也隻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對於孩子來說,陪伴是父母最重要的價值,而孩子跟父母共同生活,最核心的就是知識的陪伴。


在中國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叫"隔代教育",即很多父母把對孩子的教育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個在美國是不可思議的,他們認為這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為什麼?因為如果父母沒有和孩子在一起共同生活、沒有陪伴孩子成長,就很難建立起真正的親子關係。我們建議,即使父母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因為任何其他東西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唯有陪伴不能。共同生活非常重要。


第四個"共",共同成長。


構建良好親子關係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永遠不會有孩子的成長。隻有父母的成長,才能真正引領孩子的成長。過去,很多老師和父母都把成長看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其實沒有父母的成長,就不會有孩子的成長,這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共同成長才是最好的成長,共同成長是非常關鍵的。


通過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和共同成長,父母與孩子可以構建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教育會產生積極、關鍵、正向的影響。為什麼?因為所有教育的前提都是關係。沒有關係就沒有教育,隻有關係被構建以後,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發生。中國古代學者戴震曾經說"人之情無不達",即如果沒有情感上的交融和認同,沒有良好的關係建構,再好的道理也是無法進入到孩子頭腦裏的。如何去構建這樣一種良好的親子關係?我覺得這"四個共"可能是比較關鍵和基礎的內容。


// 往期回顧 //

如何對"越界獲取隱私"說不?

注意:96.6%的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怎麼辦?| 雲報告

為了讓老人"好好走路",歐洲人真是絞盡了腦汁

麥肯錫報告:如果再不轉型人工智能,這些行業將被越甩越遠

互聯網時代,《未成年人保護法》如何保護孩子的上網權利?

相關文章
"在一起"後絕不是隻能進不能退2017年07月27日
【教程】如何正確使用和維護電池?手機、相機、筆記本通用2017年07月27日
孫正義最新預言:巨變即將到來,感覺睡覺都是浪費時間2017年07月27日
【CHRC分享活動】20170802-北京-管理培訓生招募與培養論壇2017年07月27日
沈從文:李白的胡子應該是翹翹的!2017年07月27日
國際奧賽再現黑馬,不過我更關心韓國數學課和中國到底有何不同?2017年07月27日
蒙牛、旺旺、可口可樂集團要做同一款產品!到底誰能贏?2017年07月27日
"我愛生活,我愛加班"2017年07月27日
好久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的懸疑片了2017年07月27日
重回侏羅紀,你能跑贏霸王龍嗎?2017年07月27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