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犯罪懸疑電影。
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可能是韓國犯罪電影。
的確,韓國電影人在近些年創作出了不少堪稱經典犯罪題材電影:
《殺人回憶》、《追擊者》、《看見惡魔》……
但是在華語電影中,犯罪懸疑題材一直屬於類型稀缺,鮮有精品出現。
這讓婊姐更想推薦一部台灣"限製級"犯罪懸疑電影——
目擊者之追凶
Who Killed Cock Robin
豆瓣7.8,好於82%的懸疑電影。
目前隻有一千多人標記看過,很多人因為這略帶山寨感的海報和充滿網絡大電影氣質的片名錯過了這部佳作。
甚至,連豆瓣上的劇情簡介也是一通瞎寫。
婊姐負責任的說,這簡介和電影情節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看過影片的人都被電影縝密的劇情和複雜燒腦的情節所折服。
但這部有些低調的作品,卻來頭不小。
影片入圍2017年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獎。
而導演程偉豪,也是台灣電影新生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
去年的金馬獎上,他的電影處女作《紅衣小女孩》獲得金馬獎四項提名。
在這部電影裏,導演程偉豪對懸疑電影中人性的表達就讓評委眼前一亮。
不僅如此,該片在2015年在台灣上映時票房達8500萬元,成為近10年最賣座台灣恐怖片。
《紅衣小女孩》當中冷峻、驚悚的風格,讓程偉豪在一眾青年導演中脫穎而出。
時隔兩年,導演程偉豪帶來了這部更加生猛的《目擊者》。
暴.力,血.腥,重口味,大尺度鏡頭,應有盡有。
電影中一場"嬲"的鏡頭,盡顯影片的cult氣質。
女主角依然是《紅衣小女孩》裏就與導演陳偉豪合作的台灣"尖叫女王"許瑋甯。
男主角則是台灣金鍾視帝莊凱勳。
此外還有新加坡老牌演員李銘順。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導演李安的兒子李淳也在本片有顛覆性演出。
可以說虎父無犬子了。
《目擊者》的劇情概括起來就是——
你永遠無法猜到一場車禍的背後能暴露多少人性罪惡……
電影開始於一場車禍造成的大堵車。
男主小齊是一位社會新聞的記者,從鄉下獨自來到城市打拚,為了出人頭地而努力。
因為常做社會新聞,男主一直與警察有良好合作的關係。
男主從警方的通報中得知前方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出於記者對於新聞的敏感,讓他好奇趕到了車禍現場。
果然,車上坐的是個政界要員;
果然,副駕坐著個漂亮的嫩模……
於是,男主做出了"有理有據而合情合理"的推測——
震驚了!
車禍曝光始料,某官員私會嫩模情人,疑似婚內出軌!
男主覺得僅憑這個標題就刷爆朋友圈,衝擊一波10萬+。
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新聞、圖片一起傳給了女神上司。
終於搞了個大新聞的男主,果然受到了上司的嘉獎。
仕途得意的男主,情場上也不落人後。
好心安慰女神上司,果然就被投懷送抱,來了一發。
第二天醒來,本是春風得意的男主,卻被當頭淋了一盆冷水:
先是說被批判之前的報道出現了偏差——
那名官員早就和妻子離婚了,人家和嫩模就是真愛!
後果怎樣?當然是被開除了……
男主當場懵逼,你們讓卓偉怎麼想?
然後屋漏偏逢連夜雨,男主出門又遇到了車禍。
電影才開始不到十五分鍾,已經發生了兩起車禍……
事故之後,男主雖然平安無事,但車卻撞了個亂七八糟。
男主找熟悉的警官一查,果不其然。
原來男主買的車竟然是一輛"還魂車"。
所謂"還魂車"就是說:
這輛車曾發生過交通事故,後來車的外部零件全部被替換掉,被當做剛開過沒多久的二手車賣給別人。
男主通過層層追查發現,他的這輛二手車曾在9年前山區某地發生交通事故。
當時車上的男司機死亡,女乘客幸存,肇事司機在車禍發生後逃逸。
而小男主自己正是當年這起車禍案的唯一目擊者!
兜兜轉轉,當年這輛肇事車輛竟然到了目擊者小齊手上。
也許是因為記者的職業習慣,也許是因為作為目擊者想要對死者有個交代。
於是,男主決定約上女神上司,一查究竟。
隨著調查的深入,很多曾經被隱藏的秘密被挖了出來……
先是在車禍中幸存的女乘客在被男主找到後,不願說出背後的隱情。
然後又被神秘的跟蹤者捉走。
再查下去,連男主相熟的修車店老板也神秘死亡。
一層一層的真相,隨著男主追查當年的目擊者的過程而被揭開。
看似是一起簡單的案件,其實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男主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劇情也在不停反轉。
男主開始意識到,當年的目擊者不隻有自己一個。
但那些"目擊者"們,為了各自的目的,都在隱瞞著那場事故的真相。
整個追查真相的過程,是對人性的考驗,對所有人,也包括男主。
作為一部懸疑電影,影片以車禍開局看起來似乎很平淡。
但後麵的發展絕對超乎預期,而且劇情節奏十分快速。
尤其是影片的後半段,出現了多次劇情的反轉。
但為了不劇透,電影後半段的反轉就留給大家看電影的時候自行解讀吧。
《目擊者》其實是一個典型的「騙中騙」的故事。
這類題材並不鮮見,而且影片的主題最終也落腳在對人性的陰暗麵剖析和批判上來。
但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在於——
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和無用的細節。
每一段看似不經意的劇情,都在為後麵的真相做鋪墊,前後串聯。
看到最後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初是這個意思。
影片最後的結局才能夠凸顯出"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驚愕感。
婊姐這裏隻給大家分析一下影片那個頗有深意的結尾。
影片結尾,通過"調查目擊者事件"上位成功的男主,麵向鏡頭講了一個冷笑話:
熱衷於搜集鬼故事的小明問書店老板那一本書最可怕?
老板拿出一本書,說不要翻到最後一頁,因為最後一頁,最可怕!
小明用一千塊買了這本書,回家之後經不住好奇心,直接翻到最後一頁。
沒想到最後一頁竟然寫著:建議售價15塊!
這個並不算新鮮的冷笑話,用在電影的結尾顯得意味深長。
導演在這裏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尾:
一則隱喻了人性 ——
小明就是男主的映射。
一本書,翻到最後最可怕。
這個世上最恐怖的,莫過於人心。
所以千萬不要看到事情的最深處去,那裏除了黑暗,還是無盡的黑暗。
而可悲的是,男主卻正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而另一方麵,也暗示著結尾的反轉。
也許男主代表著書店老板。
因為,故事裏的所有人都被騙了。
結尾男主講冷笑話的同時,導演卻同時在畫麵當中插入了男主開門進去救被綁架的女乘客的一幕。
但男主並不是救人,而是想要殺人滅口!
也許所謂的"伸張正義"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做戲。
男主所謂的調查目擊者,不過是想隱藏自己私自從車禍現場偷走一筆錢的真相。
影片最後定格於男主對著鏡頭的眼神。
這種處理手法很像奉俊昊導演的《殺人回憶》結尾,宋康昊最後的"凝視"。
導演在最後的凝視中留下了自己對於"什麼才是真相"的解答——
真相到底是什麼,往往取決於人如何選擇。
整部電影不足兩個小時,但劇情懸念迭起,全程無尿點。
盡管影片依然免不了存在一些硬傷。
比如:
為了製造反轉而存在太多巧合事件。
但婊姐仍認為:
這絕對是近些年華語懸疑題材,難得的驚喜之作。
老規矩,搶到沙發8.8紅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