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9月14日星期四

從DVD到字幕組,從彈幕到賣片兒的,我們的美劇之戀似乎要到頭了

盜版一代的美劇之戀其實就是這個互聯網時代的死循環

九裏

看美劇的日子似乎要到頭了,也許是因為看不見了,也許是因為沒得看了。

越來越多的劇集走向完結,大多數尚未完結且耳熟能詳的劇集已經演到了五季以上,已經完結的大長劇則開始發展衍生劇,以喂養意猶未盡的粉絲;每年新出現在觀眾視野中的劇集則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少有能夠真正產生持續影響力,讓人一季一季追下去(還不被砍掉)的作品。每當秋季和春季的美劇回歸時間來臨,也許各大營銷號還會寫幾部新劇,對其盛讚一番,但沒人在往年推薦的基礎上,再推薦 XX 劇的第二季了。 

過了美劇回歸季,進入劇荒的時候你還可以選擇看電影和其他各類劇種。"看劇" 這個詞的含義也從專指看英美電視劇擴展成了看各種劇,它的出發點也從當初的提高英語水平和看世界,變成了如今金句截圖和蹭熱點。

然而堪稱 "金句寶典" 的日劇 "截圖點" 層出不窮,美劇的熱點再熱也熱不過韓劇和國劇,在窮了六年都沒翻身的《破產姐妹》被砍了以後,"這種劇砍了也罷" 的聲音終於壓過了 "啊啊啊陪伴了我的青春歲月啊" 的懷舊感慨 —— 美劇的聲望下降了,它也不再是新媒體時代的一塊香餑餑。

從小就和英語打交道的00後很少選擇用看美劇的方式來培養語感或是認識世界,要是偶爾接觸到了什麼牛逼或者經典的劇集,也會覺得要看完動輒八季十季、每集時長40分鍾的美劇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龐大工程。不管是打發時間還是學習知識,我們都有更多的選擇了:各種自製劇、短視頻、手機直播,韓劇、日劇、泰劇、紀錄片、綜藝節目,足夠打發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時間;知識付費也如火如荼,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部劇都有人幫你看完總結好列出一二三點打包賣給你。十幾年前就開始看美劇愛美劇的人漸漸長大,他們的工作變忙了,口味變化了,覺得編劇水平不行了,又或者喜歡的角色不在了,資源太難找了,追劇的人就這樣越來越少了。

美劇風潮應時代而生,也將隨時代變化而去,最終成為在盜版江湖中摸爬滾打的一代人的回憶。 


壓縮在 DVD 裏的灰色記憶

有些人的美劇記憶是從晚上睡覺時躺在爸媽被窩裏聽著電視裏的《大西洋底來的人》,或者看 CCTV 上的《梅林傳奇》、《成長的煩惱》開始的,這些都是90年代官方引進的 "譯製片"。而更多的人有意識的美劇啟蒙,則是2000年以後用 DVD 租著或者買著看的學習英語好榜樣《老友記》,以及當時帥透了半邊天的《越獄》。

二三線城市裏的 DVD 音像店也許早就關閉了,但在北京和上海,還有一些 DVD 音像店仍然堅挺著。上海膠州路上的 BIG MOIVE 已經開了十幾年了,店長從租賃 VCD 時代做起,賣了這麼多年 VCD 和 DVD,到現在也都沒轉行。

盜版碟的一部分中文資源來自有正版授權的香港和台灣,另一部分則是壓製了某些字幕組的作品 圖片由本文作者拍攝

通常會走進這些店的,都是老客戶了,一次一買就是一大摞。店裏有專門來尋找某些網上找不到資源的片子的人,也有一些偶爾路過便走進來懷念 "複古氣息" 的文藝中年,除了他們之外,這些殘存下來的 DVD 店麵有著一群很重要的客戶 —— 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

對很多不太具有中國網民搜索盜版資源的熱情及能力的外國人來說,這樣的街邊小店滿足了他們觀看英文劇集的需求,成為娛樂生活的一種補充。BIG MOIVE 在專為身在中國的外國人提供谘詢的網站上,有著極好的口碑,它的搬離原址和疑似關店都會掀起一陣討論和焦慮。

他們也看盜版 圖片來源:Reddit 截圖

十幾年下來,不論經曆怎樣浮沉,不論互聯網上有著怎樣的血雨腥風,開店賣碟其實就是一門生意而已,生意人該怎樣做生意還是怎樣做生意。店照開,碟照賣,有時在星期天的晚上結賬,還會排起隊來;隻是生意再好,也無法回到千禧年初的狀態,因為網絡時代真的開始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無法忽視的影響。

不可否認的是,對實體音像店造成強烈衝擊的,還是互聯網下載的興盛。其中最重要的,是字幕組的出現和崛起:他們不僅穿牆打洞,而且打破了語言的隔閡,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美劇;而最重要的是,這一切不僅及時而迅速、讓你有與世界同步的錯覺,而且它們都是免費的 —— 和字幕組發布的下載資源比起來,12塊一張的 DVD 太貴了,於是我們很愉快地跑進了這個狂歡下載和資源爆棚的新時代。


字幕組的崛起:權益的遊戲

2015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以後,在16日發布的《國土安全》上有一幀人人字幕組成員的哀悼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穀大白話作為美劇愛好者的典型代表告訴我:在看美劇這件事上,普通人大多在等熟肉、字幕組大多在等片源,而資深愛好者則會想盡辦法看直播。在 YouTube 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版權機製的千禧年初,追求看直播的人可以在上麵以最快速度看到新鮮出爐的劇集 —— 當然可能是被剪成幾段的,有可能還用鏡像上傳避開審查。穀大白話回憶說,當時看美劇,是一件頗有儀式感的事情,像《24小時》這樣的劇,就 "不是下飯用的",你要把其他事情都安排好,不能打擾了看劇的時間,得拿上兩個好音響,再準備點零食和飲料,大家一起坐下來聚精會神地看。

早期的美劇愛好者,主要聚攏在磬靈風軟、伊甸園字幕組的論壇上。當時不乏名字響徹論壇的大神,其實年紀也非常年輕,每次劇集發布完以後的當天晚上總是有熱烈的討論 —— 不光是對劇情的討論,也有對字幕組大神的各種提問。而論壇不再活躍以後,普通人與大神之間的距離,就變得更加遙遠了。能夠 "名垂青史" 的也不是這些大神,而是幾個字幕大組的名字。

十年間,隨著一輪又一輪的收緊注冊和論壇自身活躍度的衰落,在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風軟、伊甸園和破爛熊的聲音漸漸變弱,隻有人人字幕組成為了到如今獨立擁有網站的字幕組。

字幕組和觀眾之間的小默契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做字幕是一件準入門檻很低,但經營成本很高的事。最早開始做字幕的一批人,是有設備懂技術又懂翻譯的全才,很多人獨立就能完成片源、時間軸、翻譯、校對、壓製和發布流程,出活的速度也非常快,還要兼顧論壇的管理。

而一個片子的字幕質量好不好,也不能光看字幕組的名聲,組長和校對的水平會對質量起到關鍵作用,有些字幕組由於常年做某部劇,翻譯質量也會越來越高。那幾年,大大小小的字幕組越來越多、水平良莠不齊,有不少字幕質量堪憂,也因此為 "字幕捉蟲愛好者" 帶來了很多素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水平高低之分。字幕組本身就是一個美劇愛好者自發形成的組織,出於熱愛和責任感,大多數人對字幕的質量還是很在意的,但是有時候也會麵臨水平有限的問題:翻譯本來就有很多學問,比如曆史劇是不是應該翻譯的古風一點?應不應該在美劇字幕中出現中國特色的熱門網絡流行語?這些通通沒有統一的標準,全看各組的喜好。

這樣好嗎?

此外,一個字幕組想要成名,不僅要搶好片源和速度,還要有準確的定位。果醬字幕組的負責人 Arvin 告訴我們,果醬字幕組能從幾百個粉絲到近十萬的粉絲,就是因為瞄準了當年時政類題材的空白,有了準確的定位就能吸引來粉絲,也會得到媒體和平台的注意。

但做大了以後的字幕組,除了字幕本身的工作以外,還要麵臨各種各樣的管理問題和公關問題。然而字幕組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公司,成員也大都僅存在於線上的即時通訊社群裏,原本隻是誌在翻譯和分享的字幕組成員都對管理沒什麼興趣和能力,所以字幕組的成員流失的也很快。

而在各個字幕組躍躍欲試地瓜分天下,爭分奪秒地搶片源、默默上演著中國互聯網版 "權力的遊戲" 的同時,在美劇風潮正盛的2012年,搜狐視頻大手筆采購美劇版權,其他的視頻網站也紛紛跟進。

在引進美劇版權以後,觀眾有了一條 "正版之道" 可走,但是由於片方的要求,許多美劇並不開放下載,這也就意味著用戶們無法在 ipad 客戶端上隨時隨地觀看劇,因此還火了一批能夠把視頻摳下來存到客戶端的 app,比如魔力 player。

除了不能下載下來隨時隨地看的問題,較長的片頭廣告和有時會彈出的中間廣告都成為讓觀眾惱火的因素,更別提必須在線觀看對於網速也有要求。為了看完一集20分鍾的生活大爆炸,你可能要看好幾次某品牌的廣告。有多少次深夜點外賣或者起身煮泡麵,就是因為看了肯德基鋪天蓋地的廣告。劇情至今已經不太記得了,但屏幕中心那個巨大的漢堡我始終沒忘記。

被采購進中國的美劇還麵臨被刪減和字幕質量粗糙的問題。國內各大視頻網站引進美劇版權以後,有的會與字幕組合作,購買字幕組的字幕播放(大多是不署名的),有的則可能找幾個大學生兼職,在機翻以後校對就便宜快速的做完了。觀眾的選擇變少了,不能用腳投票,又懶得找資源,都喜歡做伸手黨,所以湊合看看就算了。字幕質量一直都不是剛需,大公司也就沒有改善它的動力 —— 於是到了這個時期,字幕組們自發運營起來的這個美劇產業鏈,已經從初衷單純的《權利的遊戲》,變成了各方資本垂涎欲滴、想要爭奪流量鐵王座的 "權益的遊戲"。


彈幕來襲:自我表達的時代來臨

但真正把字幕組們拉下神壇的,卻是一個看似半路殺出的未成年小孩 —— 彈幕。有了彈幕之後,觀眾對字幕的質量就更不在乎了。小小一屏要看畫麵、看字幕還要看彈幕,根本顧不上對高清和字幕質量的需求。而且年輕的觀眾需要的是存在感、參與感和交流感,為他們排解孤獨,為他們提煉狂歡的素材點;而在彈幕視頻網站 AcFun 和 Bilibili 上,美劇也並不是主流,離他們生活更近的日劇、泰劇、動漫,以及各種 up 主的自製視頻才是主流內容和下飯之選。

其實在沒有彈幕的年代偶爾也會突然出現具有 "交流感" 的字幕

在這種美劇天下已經被大小字幕組瓜分殆盡,想要成名就要付出大量精力的時候,小而清奇的 up 主或者一個人的字幕組出現了。Phuckq 就是一個秉承著 "分享自己的惡趣味" 原則的 up 主,她不混圈交朋友,也不抱團刷流量和別人互相推薦,隻翻自己喜歡且認可的、想跟別人分享的東西。雖然她知道娛樂性的內容通常比較火,但也隻搬運自己真正覺得有意思好玩的內容。up 主做了兩年下來,雖然一直也沒盯著粉絲數看,但自從漲到一萬以後,她就覺得 "差不多了"。

像她一樣的搬運工還有很多,都是隨著移動媒體和社交工具的崛起以及修得越來越高的長城而誕生的。最開始搬運工們都是一批具有技術能力又有分享精神的人,他們把境外媒體發布的美劇明星的各種動態和劇情資訊都搬運到貼吧和微博上,有搬運新聞截圖的,也有搬運視頻的。

穀大白話認為,美劇的發展其實也帶動了脫口秀的傳播,現在的粉絲們都慢慢了解了美式脫口秀的節目形式,每當明星進入宣傳期,他們就知道找艾倫秀、雞毛秀、扣扣熊的節目去看。字幕組其實也是美劇江湖中的一員搬運工,但所有自發的搬運都會麵臨運營成本變大、粉絲關注流失、個人精力變少的挑戰,這是一件不可持續的事。

事到如今,隨著搬運工搬得越來越少,牆建得越來越厚,這個免費下載、資源共享的灰色空間被擠得越來越小,我們似乎再次踏進了買賣非法資源的階段,隻不過這一次,我們不是通過電視看 DVD,而是通過手機看百度雲了 —— 現在在 B 站、微博和貼吧求資源,留下郵箱加一句樓主好人已經沒人理你了(事實上,就算在十年前,我也從來沒能在郵箱裏收到過一份好人給你發來的資源);取而代之的,是你可能會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聯係方式:

是不是想起上世紀末街上懷揣毛片光盤的抱孩子婦女了? 圖片來源:貼吧截圖

當你興奮地以為是哪個好人留下了聯係方式,趕緊發送好友申請以後,卻會發現對方是向你討要紅包才給資源的 —— 你加的這個好友,其實就是一個資源微商。一部電影3塊錢,一部劇9.9到19.9的價位都有,如果你運氣夠好,遇到一個認真做事的代理,可能會按時給你發更新了的資源。如果運氣差,你也可能像我一樣,遇到一個所謂 "9塊9包劇" 但還沒放完兩集就把我刪了的資源微商。

我遇到的兩位微商,一位可能是半路轉行不知道什麼時候刪了我,一位還試圖把我發展成下線

在這個依托在微信這種毫無約束力的工具上交易,你能做的也隻有做好上當受騙的準備。發現自己人財兩空的時候我也挺憤怒的,不過轉念一想,要是他們哪天真跑光了,其實也沒關係,因為盜版江湖不會終結,反正新的人物還會登場 —— 這一切就像一部劇情再無新意、憑借魅力不足但就是命大的主角光環活了十幾季的冗長老劇一樣。

這些嗅準市場和監管的負麵商機而成為資源微商的年輕人,其實和當年倒賣 DVD 的人並沒有差別;我們與美劇的感情,也隨著與字幕組之間親密關係的日漸淡漠,而回到了故事最開始的樣子,就像是一個循環 —— 反正不是 ta 變了,就是你媽不讓你們倆好了。不過我倒是想向 DVD 店的老板介紹一下這種微商,畢竟家裏有 DVD 機的人不多,但是人人都有手機,成為微商,說不定他連店租都能省下了。


而對我這樣一個普通的美劇觀眾來說,這些錢我隻想交到片方的手中,給我喜歡的角色多買幾件漂亮戲服,再不濟這個紅包讓我發給辛勤工作的字幕組也行啊。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 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