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一句話道破實質。
所以才有了"三年趕英,五年超美"的戰略規劃,所以大躍進才變成了全體公民的共同期許,所以常識被明顯的不被尊重,畝產必須萬斤。
苦難並不自然會讓人產生覺醒。人們依然信奉的是"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它實現了呢"。萬一實現的夢想,與其說是夢想,不如說是搏命。
這種搏命,與其說是被夢想所指引,不如說是被急躁所脅迫。
今天講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過是搏命的一種翻版。在缺乏創新的土壤鼓勵創新,鼓勵的就是搏命。這樣的土壤適合生長的韭菜,而不是喬木。
中國的帝製沿襲了兩千多年,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並非是一個善於長出創新的土壤。改朝換代不過是一茬一茬的割韭菜,從來就沒有長出過大樹。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沒有創新的土壤?可我們曆史上明明發明了火藥,發明了印刷術,指南針啊?
從文化曆史上來看,中國最倒黴的一點,就在於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頑強存在,導致了文字天然是階級的。即使到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著頑強的文盲階層。文字的階層化帶來了口耳相傳的必然,而口耳相傳必然是權威控製的。因此社會結構天然是金字塔狀的:實質理性大於程序理性,誰說的比事實如何更重要。
所以,印刷術,造紙術對於中國文明基本是無影響的,因為即使有了印刷術,文字依然把大多數人隔離在知識體係之外。當然,象形文字對於印刷術而言也是一個災難,這個理論上存在的技術,在操作上,依然是代價高昂的。
這決定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都是精英文明。精英文明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保守派當道。
保守派當道的意思就是:創新厭惡。
而創新厭惡,必然會把所有智力都引導到一個目標:維穩。
穩定壓倒一切並非是某個政黨的倡導,而是深入骨髓的文明土壤。在這個土壤上,如果要提倡創業創新,會結出怎樣的碩果?
在整個保守傾向下的創新,一定不是發自內心而深信的,創新一定要具備一個特質"倚馬可待"。快速實施,快速收割,快速得利,以防隨時可能出現的風向回滾。
"有恒產者有恒心"並不存在。因為前提有恒產就不存在。
在中國,即使你是資深海歸,如果你不理解這一點,不習慣快速收割,一定會被朋友和市場教育到要接地氣。如果你沒學會接地氣,真準備有恒心做一些事情,一定會被市場淘汰。
我們必須適應這急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