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悟空傳》算得上是今何在心底的呐喊,注定是理想的,反骨的,宿命的,而電影《悟空傳》,隻能說是一次失敗的改編。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孟依依 編輯 / 金匝
興奮和忐忑都緊縛著今何在。
半個月前上映的《悟空傳》,席卷6.8億,豆瓣評分5.4,稱得上是今年票房和口碑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產電影之一。
作為原著作者、影片編劇之一的今何在,麵對這樣的爭議時刻並不多。
17年前他解構西遊,寫下被奉為經典的"網絡第一書"《悟空傳》時,幾乎是零差評。
但這次不一樣,"畢竟是自己的小說第一次搬上熒幕"。麵對諸多爭議,今何在坐不住了,連發兩篇長文為電影辯白,卻將自己陷入更尷尬的境地。
《西遊記》小說裏,今何在最喜歡的部分就是大鬧天宮,相比之下,取經倒成了一件漫長無趣的事。
他是看著86版《西遊記》長大的一代人,情結深重,現在還能完整背出歌詞:"哪怕是野火焚燒,哪怕是冰霜覆蓋,依然是誌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
但他想不明白,"孫悟空有些可憐——能大鬧天宮的人,被壓在山下五百年,得多孤獨痛苦、多頑強才能活下來?之後又要戴上金箍被管束,他真的想成佛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問,2000年時,23歲的今何在決定完成一部自己的西遊記:大鬧天宮後不可一世的齊天大聖忘卻一切,戴上金箍乖乖取經,走著神佛安排好的道路,可其實這路是一場被精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他和一群人在這路上反抗權威、尋找當年失去的理想。
那天下班後,今何在花兩個小時寫出《悟空傳》第一章,撥號上網,用之前隨手從《滕王閣序》"閣中帝子今何在"這句裏撈出的ID,登錄當時著名的論壇"金庸客棧"——寧財神、和菜頭也曾混跡於此——將兩千多字的小說貼在網上,石子就此投入湖中。
在這之前,今何在還有一個名字是"曾雨",同悟空一樣,是一個不願受束縛的少年。
他出生在江西南昌,小時候不喜歡上幼兒園,上午4節課,午飯極其難吃,飯後必須睡覺,老師會來回巡視,不許睜眼不許動。直到父母來接孩子時,園裏才讓小朋友們放放風玩一玩,"擺出一副這裏是樂園的樣子給家長們看"。
那是他最早的童年陰影,感覺進了集中營。一個星期後,他再也不肯去了,父母隻好讓他待在家裏,但一個人孤獨,隻能看書,或是用積木和彈珠擺出自己的王國,以想象度日。
後來高分進了重點班,他跟《武林外傳》裏飾演秀才的喻恩泰成為好友,兩人會一起逃課去拍照。等讀大學時,心比天高的日子更是數不過來,他從500塊夥食費裏克扣下300塊買書和磁帶,帶著隨身聽在夜間的校園裏疾走,最大的夢想是能寫出一部《戰爭與和平》來。
今何在微博曬出與喻恩泰的舊照 圖 / 網絡
所以,和今何在當時的年少輕狂一樣,《悟空傳》算得上是他心底的呐喊,注定是理想的,反骨的,宿命的,流傳最廣的這一句甚至是帶著抒情式的呐喊:"我要這天,再不遮住我眼;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戰爭與和平》沒寫成,《悟空傳》火了。
今何在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成名,是突然發現《悟空傳》從"金庸客棧"被轉載到了各個論壇,書迷們開始喊他大師兄,更多的人則稱呼他為猴子、猴哥。
因為誕生於千禧大變革時代,對西遊人物形象的顛覆趕上了一種解構潮流,《悟空傳》成了經典,甚至在之後的時間裏,也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從2000年到2017年,這本書前後再版過7次,加印接近150次,銷量近千萬,單是版稅就足夠豐厚。
《悟空傳》實體小說 圖 / 網絡
今何在此後也陸續入選"十大網絡寫手"、"中國最受傳媒關注的十大著書人"、"影響中國互聯網的100人",這些稱謂從線上延續到線下,和"今何在"這個名字一起,幾乎將他的本名"曾雨"覆蓋起來。
和《悟空傳》裏的兩個孫悟空一樣:一個是失憶的、迷茫的、隻為加功德分而西遊取經的孫悟空,一個是個性張揚、不拘束縛、備受妖界崇拜的齊天大聖,直到現在,今何在仍然覺得有兩個自己:現實生活裏的曾雨不愛說話、不愛應酬、不愛出門,網絡上活躍、多話甚至好鬥的今何在則更有存在感。
這種存在感體現在,盡管IP已經賣出,但由小說《悟空傳》改編的遊戲、舞台劇、電影或是電視劇,今何在都會接受甚至主動要求成為編劇或架構師,並為其站台打氣,這也是他跟其他網文作者大不一樣的地方。
電影《悟空傳》 圖 / 網絡
今何在對《悟空傳》的珍視幾乎到了嚴苛的地步。專職成為編劇之後,大概有兩年時間,他一直幫王家衛和劉鎮偉做文字劇本的工作,有一陣就和導演們住一間公寓,天天磨本子,"但很堅持自我,常和他們吵架"。
等到了《悟空傳》的舞台劇誕生後,北京進行首輪的5場演出,他一場都沒錯過,每一次謝幕後,都會站到台上同觀眾分享感受,並再次推薦舞台劇。
但另一個尷尬的現實是,這種珍視也來源於今何在的止步——《悟空傳》後的17年裏,盡管今何在一直在寫,《海上牧雲記》、《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等市場反響也不錯,但似乎沒有哪一部在知名度上超過他的處女作。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7月9日電影《悟空傳》舉行首映禮,作為編劇之一的今何在會出現了——他既希望原著被改編成電影,也疑慮它能不能改好,所以會要求自己也參與劇本創作。
今何在穿黑色T恤和黑色長褲,戴無框眼鏡,仍然是話不多,但主持人拋出問題,他會認真解答,有種宅人和作家的混合氣質。
2017年7月9日,今何在宣傳電影《悟空傳》。圖 / 網絡
他的搭檔,導演郭子健,則更有商業氣息,2013年,郭子健跟周星馳聯合導演的《西遊·降魔篇》豆瓣7.1分,賣出了12多億的票房。那段時間,來找他拍西遊IP的人太多了,郭子健自己早就挑中了《悟空傳》——在為《西遊·降魔篇》找資料時,他就看到了這部小說。
他們跟製片方花了一年時間斷斷續續討論劇本,"應該讓小孩老人都看得懂,結尾不要太沉重,要有喜劇橋段,大家笑點不同,但沒有是萬萬不行的",最終決定把時間線推到20多歲的悟空,刪去唐僧和小白龍的故事,楊戩成為男二,阿紫變得俏皮。
在改編《悟空傳》這件事上,今何在和郭子健都極為謹慎,他們的共識是,安全區域很小,也預料到會有人罵,"原著黨是不好惹的"。
拍攝現場和監視器前,郭子健幾乎每天都在懷疑:這個鏡頭行嗎?這樣真的可以嗎?看上去好像不太行,又好像還可以?
但現實還是比今何在的懷疑來的更猛烈。
電影還沒上映,《悟空傳》的豆瓣頁麵下已經出現了幾百條關於電影的短評,大多來自書迷,無關臧否,但一個共識是:因為改編巨大,不知最終效果如何。
而上映後的24小時,今何在幾乎都守在電腦前,看到了差評和票房一起飛速增長的局麵。
豆瓣評分頁麵下,開始充斥各種對電影改編不滿的聲音:沒有還原小說精髓、情感戲突兀,特效和顏值也拯救不了敘事混亂,甚至還有人斷言:"《悟空傳》是空傳;今何在已不在"。
7月13日,今何在發布了一篇名為《作為小說作者如何評價電影悟空傳》的影評予以回應,他給影片打了四星,試圖解釋拍電影與寫小說如何不同,並評價說,"不能說完美,但也找不出什麼槽點"。
今何在給《悟空傳》打了四星 圖 / 網絡
正是這句話惹惱了觀眾,這是《悟空傳》上映的第一天,784人點了"有用"按鈕,另外730人則按下了"沒用",勢均力敵。
電影上映一周後,形勢急轉之下,《悟空傳》的短評中,點讚最多的人隻給電影打了一星,並寫道:"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要這觀眾,都明白我意/要那爛片,都煙消雲散/可是哦,它隻想/要這猴子,繼續圈你錢/要那情懷,消費到厭倦。"
電影《悟空傳》中,倪妮飾演紫霞 圖 / 網絡
今何在再次出手,又寫了篇《作者評悟空傳,現在我終於可以說真話了》予以反擊,稱"改編可能成功,可能失敗,但沒有改變就不會有進化"。
"其實我早有心理準備。電影其實不論拍成什麼樣,可能都無法還原小說。"顯然,今何在已經被問到太多次關於原著書迷期待的問題,隻能回答說,"但事情不能不做,我覺得想明白了,就勇敢去麵對好了。"
今何在有自己的矛盾和掙紮,他原本以為40歲的自己已經和年少時不同,大概就是悟空戴著金箍走在西遊路上的那個階段,"你會受到束縛,你也知道不顧一切的代價是什麼。你不會憤怒的和這個世界死磕,隻會默默前行"。
而實際上,在麵臨這種票房和口碑的撕裂時,他還是憤怒和死磕了,選擇了反複辯駁這樣一種更為少年氣的方式跟觀眾較勁。
17年前寫《悟空傳》時,少年氣是寶貴不可多得的,而17年後,少年氣如果維持原狀,更像是一種停留,沒有成長了。
在原著《悟空傳》完美紀念版的序言中,今何在說,覺得自己寫的就是最真實的西遊,"西遊就是一個很悲壯的故事,是一個關於一群人在路上想尋找當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而不是我們一些改編作品裏麵表現的那樣就是打打妖怪說說笑話那樣一個平庸的故事"。
那電影《悟空傳》,還是今何在尋找當年理想的故事嗎?
套用一位觀影人的評價:《悟空傳》最大的問題,恰恰是講了一個平庸的故事。
而更現實的是,即便是完全拋開原著不談,即便是春節檔以來票房成績最佳的國產片,即便特效超燃熱血,因為平庸的故事,《悟空傳》也注定稱不上是一部真正的好電影——這也是17年後的那個今何在,必須要麵對的不安和成長。
每人互動
關於《悟空傳》,你更喜歡原著還是電影?
後台回複"進群" 加入每人部落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尊重原創,侵權必究。
每日人物表情包已上架,在微信表情商店搜索"傲嬌の大管家"可以下載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