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17年9月19日星期二

科學家聯名發文:"CRISPR導致基因突變"再遭駁斥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布羅德研究所的7位著名科學家,日前聯名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文章稱,5月底《自然·方法學》雜誌刊登的題為《體內CRISPR-Cas9編輯後引發不可預測的基因變異》的論文存在嚴重誤導,作者應對原論文標題和結論進行更正,否則,必須提供更符合實驗要求的數據。

2013年,革命性基因編輯工具CRISPR出現,因其容易操作且成本低,很快得到全世界研究人員的青睞,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現已有近20項人體臨床試驗相繼開展。

但5月底發表的那篇質疑性文章無疑給CRISPR"當頭一棒",文章中,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聲稱,自己采用了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發現,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能引起小鼠基因組內大量非靶標區內的基因突變。論文發表後,不但有科學家通過社交平台指出其實驗存在動物數量偏少等基本錯誤;更有來自兩大製藥公司的科學家寫信給《自然》雜誌編輯部,要求將論文撤稿並從科技文獻中刪除。

最新文章中,哈佛大學教授皮卡·皮內洛和其他科學家,對哥倫比亞大學的論文結論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反駁。他們認為,兩隻小鼠出現的大量共同基因變異可能事先就已存在,因為它們同父同母,具有很強的親緣關係,不應"歸責"於CRISPR,且這些基因變異出現在遠離編輯位點的地方,進一步證明與基因編輯無關。

7位科學家因此強烈建議,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應刊登文章,承認原論文標題和結論存在誤導,或者重新提交更符合實驗要求的更多數據來支持自己的結論。"否則,人們會誤認為他的數據足以支持CRISPR存在嚴重安全性問題,從而對CRISPR編輯技術的發展帶來嚴重傷害。"這些科學家同時認為,當時著名刊物《自然》雜誌刊登相關文章是同行評審的嚴重失誤。

總編輯圈點

科學不容許存在傲慢與偏見,它需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所以在下任何科學結論之前,一定要謹慎並言之有據。對待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更要如此,這不僅因為它是一項新興技術,更因為它本身涉及一些倫理道德方麵的爭議。人們需要認識它的真相,而一個不甚客觀的評價很可能將這項技術扼殺於繈褓之中。所以,希望關於CRISPR的評價背後都有無可辯駁的證據:我們既不希望它被誇大,也不願看到它被冤枉。

原標題:

"CRISPR導致基因突變"再遭駁斥

相關文章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2017年07月29日
天文學家可能發現第一顆係外衛星 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2017年07月29日
互聯網"太空競賽":中國版One Web加碼低軌衛星2017年07月29日
蜘蛛絲可以修複受損的神經和組織2017年07月29日
NASA:土衛六Titan可能存在構成生命的關鍵組成部分2017年07月29日
歐洲南方天文台VLT望遠鏡拍攝獵戶座星雲壯美景象2017年07月28日
"聯盟"號飛船將載三名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2017年07月28日
瑞士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環肽可以令洗發水氣味持續24小時2017年07月28日
受鼻涕蟲粘液啟發研發的組織膠可以修補豬心和大鼠肝髒2017年07月28日
美國首次對人類胚胎開展基因編輯 CRISPR安全高效2017年07月28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